鏡頭 | 興產業 助脫貧

發布時間:2020-11-21 07:41:43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各地堅持從實際出發,統籌規劃產業扶貧項目,以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云南省陸良縣將秋馬鈴薯種植作為優勢產業,引導農戶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抱團發展,激發貧困群眾就業創業熱情,助推全縣脫貧攻堅。圖為該縣小百戶鎮炒鐵村村民在查看馬鈴薯長勢。(云南省曲靖市紀委監委供  潘硯文  攝)

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道鄉毛道村百香果種植示范基地,采取“村委會+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將閑置的土地有效整合,建設120畝百香果示范基地,建起生產車間,生產百香果酒、百香果紅茶等系列產品,帶動毛道村280戶農戶脫貧致富。圖為村民在采摘百香果。(海南省五指山市紀委監委供  呂光強  攝)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引進扶貧車間,把就業崗位送到村里,幫助低收入農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圖為黃巖西部山區寧溪鎮的燕語(臺州)食品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內,女工正在挑揀清理燕窩原料。(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紀委監委供  王敏智  攝)

河南省商水縣城關鄉郝莊村將辣椒種植加工作為產業扶貧項目,采取從資金上扶持、技術上定點指導、銷售上由專業合作社或龍頭企業包銷的方式,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圖為郝莊村村民在揚曬辣椒。(河南省商水縣紀委監委供  郭俊典  攝)

在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水西鎮窯下村,近400畝晚稻迎來豐收,該村發展富硒農產業,生產富硒大米,帶動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圖為收割機在稻田中進行收割作業。(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紀委監委供  王晴玙  攝)

貴州省黃平縣依托林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推動貧困群眾拓寬收入來源。圖為村民在新州鎮槐花林場內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勞作。(貴州省黃平縣紀委監委供  潘鋒  攝)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馮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