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做忠誠的發聲者

發布時間:2020-02-25 11:02:27   來源:紅河州紀委監委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句對宣傳工作精神高度概括的話,太多人都耳熟能詳。說起這句話,人們最多想到的會是“無冕之王”的記者。而在紀檢監察系統,同樣有著一群人,他們不是記者又像是記者,他們類似記者又區別于記者,他們采編信息為激濁揚清書寫,他們聚焦鏡頭為傳播真善美獻力,他們警示講解為正風反腐發聲,他們腳踏實地為忠誠擔當履職,他們就是從事宣傳工作的紀檢人。

在鄉鎮擔任過幾年宣傳干事的我,在離開鄉鎮到紀檢監察系統從事宣傳工作的時間僅有近一年,算不上是老宣傳,更是個紀檢監察新戰士,但這個在學習中摸索,在摸索中提升的經歷,讓我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也讓我對今后的道路有了更多的思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忠肝赤膽剛正不阿,清正廉潔鐵面無私,是正義的捍衛者,是反腐的執行人。這是我對紀檢人的深印象,也是對做好一個紀檢人的定義。

作為紀檢監察人,無論是在何崗位,從事何工作,找準站位,堅定信念,保持定力,是做好一切的基礎和必須,心定則事可成,心向陽則道不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竹子把根深深地扎進了巖石中,面對風吹雨打依然堅勁挺拔。我們同樣應該學習竹子的這種品格,堅定自己的信念,唯如此才能“雖九死其猶未悔”,唯如此才能“歷百折而仍向東”。

作為紀檢監察宣傳戰線上的戰士,我的信念是什么?是堅定信心,是忠誠履職,是用筆書寫正風肅紀,是用行動做好忠誠衛士。只有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擔當,才能成為這鐵一般的隊伍中合格的一員。

意識是一切行動的先導。做好宣傳工作,必須對它有深刻的理解和正確的認識。宣傳工作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紀檢監察機關的耳目喉舌,也是發聲者。好的外宣工作,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干部群眾關心、理解、參與、支持紀檢監察工作的客觀需要。

不在一線與違紀違法監督和監察對象正面交鋒,也不在各種監督檢查中打頭陣,卻能在幕后用心記錄,用語言傳播正能量,用行動發出最強音。我想,這是每一個紀檢監察宣傳工作者應為之努力的方向,也正因為這樣,宣傳工作才具有它不同其他的獨特魅力。

“書山有路勤為盡,學海無涯苦作舟”

業精于勤荒于嬉。不善于宣傳、不掌握宣傳的本領,就不適應新形勢下紀檢監察工作發展的需要。所以,做好宣傳工作,唯有學習出真知,唯有勤奮提能力。

如何聚焦紀檢監察主責主業,講好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故事,不僅要有政治的敏銳性、思維的發散性,還要有工作的行動力、宣教的說服力,多元取材、多向發力,為推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這一切,始于學習,也因學習而無終止。

新聞工作者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這“四力”。這“四力”紀檢監察宣傳工作者同樣不可少。先說腳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風反腐永遠在路上,宣傳工作的腳步也永不停歇。有路就有方向,有方向便要行而上。而洞察力、判斷力、辨別力則是練就眼力的必備。懂思考、樂思考、善思考,思之有用、思之有意、思之有成成為了檢驗腦力的標尺。最后落腳于筆力,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宣傳或是以何種載體對紀檢監察宣傳工作的呈現,筆力都是當之無愧的致勝神力。好文紙上書,筆下自有千斤力。筆力來自真實,也來自平實;來自真情,也來自鮮活;筆力需要錘煉,也需要打磨;筆力需要學習,也需要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信息工作不但勞力,更為勞心。好的信息,絕不是唾手可得,不費功夫,往往真字酌句、仔細揣摩,是尋尋覓覓、絞盡腦汁后的“柳暗花明”,是守得云開,豁然頓釋的天朗氣清。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在上下求索的路上,精心、定心、用心,勤學、勤思、勤練,方能在浩瀚中孤帆長立,航燈不熄。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都說紀檢人是孤獨的,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孤獨。而這份寂寞亦或是孤獨,就要看你如何去看待它。思之而明,思之釋惑,領悟它,正是風景這邊獨好!

這篇信息是否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寫?這樣的題材是不是有些老舊了?作為選編入警示錄的案例,怎樣評述才更能引起震懾?“紀檢人·鏡頭”的照片專題,圖說能否引起共鳴?內宣需求的報送緊扣主題了嗎?這份材料的個別詞句是否還應再斟酌……我想起了工作中一次次的思想斗爭和腦力碰撞。

如果說,一線辦案紀檢人的孤獨是“不能說”,那么宣傳人的孤獨便是“如何說”。是啊,既為“發聲者”便要做好“傳播人”,為清風發聲、為正義發聲,傳播廉潔之音、反腐之音,讓看者有警醒,聽者有畏懼。在每一次提筆、每一次思考、每一次揣摩中,因付出而不孤獨,因用心而不寂寞,也因磨練而收獲。這個過程是辛苦而不易的,但卻是珍貴而難得的,付出與收獲不一定成正比,但沒有付出何來收獲?看到自己寫的稿件被采用的時候,欣喜而又催人奮進。

宣傳,不僅僅是文字信息的呈現和張口即來的宣教,如何才能言之有意、言之有理、述之有思、述之有力?如何才能讓更多讀者理解并受用、肯定并傳播?如何才能將正風反腐之聲以點帶面、面面連片?這需要每一個宣傳人身體力行去尋找答案,也是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通向成功的路也沒有哪一條是平坦、一帆風順的,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身為紀檢人,那就執筆而書,為正風反腐忠誠發聲!(何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