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今天和我們講了那么多,以后如果有什么想反映的問題,直接來巡察組找我們,也可以打電話給我們。”第二巡察組副組長楊宗斌把話說完后,參加巡察村民代表座談會的群眾陸陸續續走出了會議室。
人走得差不多了,這時楊宗斌注意到,一位老人走得特別慢,落在最后,要到門口時,回過頭來停頓了幾秒,又想往外走。
“老人家,請您等等!”看著他猶豫的步伐,楊宗斌邊說邊放下了手中的材料疾步走到老人面前,“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想說?”
“呃……是有一件事,也不知道該不該講,這種小事你們巡察管不管?”老人猶豫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說道。
“您有什么事不妨直說,巡察是方方面面的,也請您放心,我們會做好保密工作。”
“嗯。”老人點點頭說道,“去年重陽節,村里給我們每個老年人發50元的慰問金,可是到了我們組上,只給我們發了45元,雖然只是5元錢,但我還是想弄清楚,為什么只有我們組上不把錢發夠?”
“領錢的時候您有沒有簽字,簽字的單據上是寫著50元還是45元?”楊宗斌剛問道,就聽到樓下傳來催促聲:“老李,快走啦,磨蹭什么呢?”
“哎……來啦。”老人應聲道著,便轉身往外走。
“大爺,您能不能留個聯系方式?”楊宗斌忙聲問道。
“哎,算了,不用你們管了,我走了。”老人說著便走出會議室下樓去了。
站在門口望著老人遠去的背影,想著剛才老人反映的問題和欲言又止的情形,楊宗斌思索著,一定要弄清楚這其中的情況。
當晚的組務會上,楊宗斌向大家講述了今天會后發生的事情,覺得是典型的“雞腳桿上刮油”,提出查清楚情況,給老人一個交代的想法,大家一致同意。
說干就干,第二天一早大家便開始從財務票據入手進行核查。在仔細查看了幾個村民小組重陽節發放慰問金的情況后,巡察組發現,發放單上都是領取50元的簽字,并沒有45元慰問金這一痕跡。
“會不會是老人記錯了?”其中一名組員質疑地問道。
“既然查賬行不通,我們還是按照簽領單上的名字一一入戶了解情況吧!”楊宗斌說。
“一百多個老人,一個一個走訪需要很長時間。我們可以對照小組黨員名冊,查看是否有黨員在發放的范圍內,再看看村民代表是否有符合發放條件的,先對黨員、村民代表進行入戶走訪,初步確定是哪個組后再有針對性地核實。”有著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李勇剛建議。
隨著調查組的深入,真相漸漸浮出水面:該村經集體研究,決定在重陽節給60歲以上老年人每人發放50元慰問金,其中一個村民小組共有125位老人,慰問金發放簽字表上登記的都是每人50元,但實際只發放了45元,村民小組組長私自克扣了應發給每位老人的5元錢作為村民小組集體開支。
該村民小組組長受到全鎮通報批評問責處理,克扣的625元錢已全部退還125位老人。
“感謝巡察組的同志,我以為5元錢那么小的事你們不會管,沒想到你們那么重視,很快就查清了問題,把錢退給了我們。5元錢很少,但手里拿著這錢,我們的心是暖的。”巡察組到老李家里回訪時,老人握著巡察干部的手激動地說道。
“我們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只要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含糊,再小的事也要盡心竭力去辦。”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強調。(晉寧區紀委監委 魏紹穎 楊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