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剛一進門,家里就回蕩著妹妹清脆而稚嫩的歌聲,不知不覺間,我也跟隨著哼唱起來。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校尚未開學,妹妹每天通過網絡學習來完成課程,這首幾代人傳唱不息的歌曲正是“3.5雷鋒紀念日”的學習內容之一。我不禁在想,為什么一首歌曲能夠傳唱幾代?為什么雷鋒同志年輕剛正的形象一直活在我們心中?因為他傳遞著一種精神,更因為他堅守著一份初心。
雷鋒同志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一個人的作用,對于革命事業(yè)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他用實際行動、用青春、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如何踐行共產黨人的使命。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的新冠肺炎和艱巨繁重的發(fā)展任務,廣大黨員、干部義無反顧地沖向前線,帶著他們的初心與使命奮勇抗“疫”,恢復生產,成為雷鋒精神的忠實踐行者。在防控一線的老科學家鐘南山院士身上,在救治一線的醫(yī)護工作者身上,在排查一線堅守的民警身上,在無數(shù)深入一線的志愿者身上,在夜以繼日守衛(wèi)家園的基層干部身上,在盡己所能捐款捐物的愛心人士身上,都閃爍著這份精神,這份初心。
每每看到這些平凡的人,說起這些不平凡的事跡,我都熱淚盈眶、心潮澎湃。新一代的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將精神傳承下去,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工作,在日常生活里無私奉獻,更加細致地做好業(yè)務、更加熱情地服務群眾、更高標準地要求自己,守住“初心”,擔起“使命”,讓雷鋒精神煥發(fā)出新時代的光彩。(陳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