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把這個‘紅美人’請來了,我們就只管把這個姑娘養大等著嫁人咯……”龍陵縣木城鄉花椒村村主任郭付旺的一席話,引得周圍群眾哈哈大笑。
他口中的“紅美人”是花椒村引進試驗種植的一個貢柑品種,是縣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多次實地調研后,為當地群眾量身打造的特色增收項目之一。
別看大家現在有說有笑,興致勃勃,就在幾天前,村民們還在為“紅美人”的事兒抱怨。
……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期,苗也運不進來,這事兒是不是要黃?”
“苗一直種不下去,過了季節再種肯定會影響成活率,最后還不是我們擔損失。”
“定金交了,地也準備好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種幾畝玉米算了。”
……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群眾的生產生活計劃,原打算2月中旬就要落地的“紅美人”,也變得懸而未決。看著群眾的焦慮,聽著群眾的抱怨,駐村工作隊員的心里其實比誰都要著急,甚至在面對群眾時似乎也少了幾分底氣。
工作隊長康安平見況,立馬組織隊員和村干部一起開了個研究會,他說:“我們絕不能把好事辦成了壞事,許下的承諾不兌現,以后老百姓還怎么相信咱們紀檢干部!怎么跟著咱們黨員干!”
說罷,立馬在會上給大家分配了任務:“我去聯系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對接消毒、檢疫、運輸等方面的政策和手續。”
“羅支書,郭主任,由于疫情影響,我們就不搞群眾會了,先請幾位小組長通過喇叭和大家作解釋,把情況說明白了,群眾都會理解的。”由于花椒村是一個邊境少數民族村,彝族和傈僳族人口占到了當地居民的一半,康隊長特意囑咐要用民族語言和大家解釋一遍。
“小付,你去聯絡供苗方,商量更改合同的事宜,一定不能讓老百姓吃了虧。”
……
“我們要和疫情搶時間,抓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脫貧攻堅,一只手都不能松,把落下的工作趕回來,絕不能讓老百姓因疫返貧。”康隊長最后說道。
近日,第一批“紅美人”種苗順利運抵了花椒村新坪組,一起來的還有農科站的指導員,以及供苗方的農業專家。雖比原計劃晚了兩個禮拜,但“紅美人”終于落地了,群眾樂了,工作隊員們心里的石頭也跟著落地了。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無論是戰“疫”還是戰“貧”,黨員干部都責無旁貸,只要堅持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一分承諾,一分落實,就一定能戰勝疫情,走好這脫貧路上的“最后一公里”。(龍陵縣紀委監委 寸子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