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的一天上午,辦公室主任拿著一張報賬清單找到我,說是年底經財務審核清賬,發現我年初報銷的一張150元餐費發票不符合新的下鄉車旅費報賬規定,所報的錢需如數退還財務處。
我接過單子看,是有一次陪同領導下鄉到怒江州人大機關講授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公務活動后,第二天出發去臨滄云縣,到三江源保護區域進行實地調研及參加論證會,中午途經昌寧縣城,領導說要按照中央及省里的指示精神,輕車簡從,昌寧縣沒有公務活動,不去打擾當地政府。一行三人在縣城邊找了一家小餐館吃了午飯,我付了150元的餐費并習慣性地開了一張發票,出差回來后,也沒有多想,同其他費用一起填報,到財務處報銷了。
我跑到財務處咨詢后得知,根據新的報賬規定,下鄉途中吃飯所產生的費用,包括在接待單位按規定交伙食費的錢由各出差人自己掏腰包,從出差補助中扣除,不能報銷。工作這么多年,特別是在省人大民族委員會工作的時候,民族立法任務繁重,每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下鄉,幾乎跑遍全省各地,很少交過伙食費,我第一次聽說有這樣的規定,但覺得合情合理,應該這樣,以前的有些不良習慣要徹底改正。我找到當時一起出差的領導和同事說明情況,他們也非常理解和支持,于是我把錢收齊及時退還到財務處。領導還要求我以后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好新的規章制度,照章辦事,杜絕此類事情再發生。
這件事發生在七、八年以前,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全面糾正“四風”問題的初期,當時的有些制度還沒有健全和完善,包括我在內,許多人的思想認識上還存在偏差,思想觀念一時轉變不過來,抱著僥幸心理。通過清退下鄉餐費這件事,給我自己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充分認識到作風問題實質上是黨性問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為一名公職人員、共產黨員,依紀依規,風清氣正,廉潔自律無小事?,F在回過頭來看看,各項制度和規定不是掛在墻上、寫在書上、嘴上說說而已,而是要真抓實干,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常抓不懈,讓它落地生根。如果每一名共產黨員都充分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就會推動黨風政風持續好轉,帶動社會風氣的根本性轉變。 (駐省人大機關紀檢監察組 李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