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出于職業習慣,我都要打開電腦,瀏覽一下近幾天的紀檢監察宣傳信息,我習慣性地打開省紀委監委的網站,只見每一個板塊的信息標題都十分生動,文風清新樸實,而且與以往相比,還多了云視頻、H5、長圖等多種宣傳方式,讓人耳目一新,很有閱讀的欲望。
記得兩年前剛剛調入武定縣紀委監委工作的時候,我覺得紀檢監察宣傳是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每次寫信息,我都要翻閱各種相關資料,怕自己剛入行,對一些關鍵字詞把握不準,用語不規范。但相關的問題來了,看到同行寫的工作經驗類信息大多是三段式的,大小標題工整對仗,我也學著這種風格開始寫作,但每寫一篇,都覺得非常困難,常常是稿件都寫清楚了,還在為工整對仗的大小標題傷腦筋,有的時候實在想不出合適的小標題,整篇文章就被擱置了。一些人物的對話、生動的情節也不知道怎么展現出來,我的寫作仿佛進入了瓶頸期。
“我們紀檢監察宣傳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向大家講述廉潔故事,傳播廉潔聲音,傳遞廉潔正能量……”在楚雄州紀委組織的一次紀檢監察宣傳工作培訓會上,省、州紀委相關領導的授課,給了我很深的啟示,既然是“講廉潔故事”,那我們寫作的時候就應該遵循宣傳工作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三貼近”原則。多一些清新樸實的元素,少一些呆板說教的方式,這樣,讀者才更加易于接受,我們的宣傳也才能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有了這個想法以后,我決定嘗試著用另一種風格開始寫作。今年因為抗擊性冠肺炎疫情,加之武定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經常到鄉鎮去開展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關注基層一線的紀檢監察干部以及一些抗疫、脫貧攻堅題材的人和事,基層干部長年踏實工作,有的長期堅守工作崗位,甚至幾個月都回不了家;有的由于工作任務繁重,長期沒有休息而累倒;還有的為了工作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些人和事都深深打動了我。每次下基層,我就和鄉鎮的干部聊這些人、這些事,從中搜集故事的素材,捕捉其中的閃光點,然后記錄下來,再反復修改,打磨出一篇篇紀檢人手記。有的時候,普通群眾對我們紀檢監察工作評價的幾句話,我都會認真記錄下來,運用到我的信息當中去,我漸漸發現,很多樸實、生動甚至帶著泥土味的話語,都成為我寫作的好素材。運用這些素材寫出的文章,生動真實、親切自然,我也從原來整天在辦公室閉門造車,以晦澀難懂的文字來展現工作的方式轉變過來,把寫作的焦點更多的對準了基層監督執紀中的人和事,同時,把相機鏡頭對準執紀一線的干部或是群眾,用帶著感情的鏡頭、帶著感情的文字來描述我們的工作,這樣的寫作,既不枯燥,也不覺得困難,甚至是帶著幾分愉悅。每次稿件刊出,我都覺得非常欣慰,而每次投稿失敗,我也會當成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不斷激勵自己進步。寫作不再是痛苦的事、艱難的任務,而是帶著對基層工作的欽佩,對紀檢監察工作深深的熱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終于明白,什么是寫作的源頭,那就是深入基層,到群眾中去,探尋那些感人的、生動的廉潔故事,然后再把這些鮮活的故事以多種方式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廉潔的能量,讓“廉潔之花”處處綻放,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紀檢監察宣傳工作的初衷吧!(武定縣紀委監委 葉向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