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與結對幫扶戶小玉的對話

發布時間:2020-05-11 11:11:46   來源:西雙版納州紀委監委

五一節前的一天下午,我撥通了掛鉤聯系戶小玉的電話,隨即電話那頭傳來了她帶著布朗族口音的話語。

“汪叔叔,你好,我正在炒今天上山采摘回來的茶葉呢。今年干旱,前段時間春茶發芽不多,這幾天下了幾場雨,茶葉發得多了起來,我每天早早上山采摘,中午在家攤晾,到下午萎蔫好就炒。”

“哦,那你這幾天很忙了,孩子在家沒開學,他們幫你做事嗎?”

“汪叔,我不咋個忙,茶葉好賣,有錢賺忙些心里也是高興的。謝謝工作隊員和你們的指導,這兩年的生態茶價格好,收入比前幾年打農藥的高好多。娃娃兩個一個高年級4月26日就回學校開學了,一個低年級要到5月6日才開學。他們在家的時候天天都去幫忙我摘茶葉,喂雞喂鴨做家務。”

稍微停頓了一會兒,小玉又興奮地和我說:“你們紀委駐村工作隊3月份給我家送來的50只鴨苗50只雞苗,現在都長好大了,每天天還沒亮它們就會把我們吵醒,叫我喂他們吃食,放他們出去茶地里玩,可愛得很,等它們長大了又可以換回好些錢了,謝謝你們的幫助和支持。有你們的支持關心,我的脫貧后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聽著脫貧后小玉充滿信心的話語,我不由得想起了她的過往。

小玉是勐海縣布朗山鄉曼果新寨一位地道的布朗族農民。本來她有一個和美幸福的家庭,但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了他愛人不到30歲的生命,傷了她的一條腿,雖經過手術但還是留下了后遺癥,致使她的一條腿殘疾。

據她回憶,家庭的不幸變故,差點讓她崩潰。看著愛人走后留下的一雙年幼兒女和年近60歲的公公婆婆,她強忍悲痛,用27歲柔弱且殘疾的身體,撐起了上有老下有小的5口人家庭。

在親朋好友,當地基層干部、幫扶單位幫扶人和精準扶貧政策的幫助支持下,小玉逐步走出了痛失愛人的陰影,逐步恢復了往日布朗族年輕女子采茶炒茶唱歌、喂雞喂鴨唱歌、做飯洗衣唱歌的天性。現在我手機里還有她推銷自家茶葉的抖音視頻呢。

為了鞏固她家2015年就摘帽的脫貧成果,她起早貪黑,邁著她一瘸一拐的腿腳做這做那,上山給5畝茶葉地除草,下地為8畝香蕉地松土,在家養雞養豬。她種茶采茶,養雞養鴨,賣茶葉賣香蕉,賣雞賣蛋,硬是把一個幾近破碎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加上全家享受的低保金,她的殘疾人補助金,兩個孩子的教育補助等進項,她家的年人均純收入不但沒有下降,還逐步上升略有增長。讓我這個掛鉤幫扶他家的老男人因怕她家返貧,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甚至都自愧不如。

看著2018年底去小玉家走訪時留下她家磚混結構二層小樓,面積180平方米房子的照片,我不由得深深贊嘆小玉的堅強和她尊老愛幼的情懷。

2019年底,她還主動要求我幫她家落實20山坡地退耕還林項目,用于種植茶葉,增加收入,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等這20畝茶葉有產出的時候,小玉家的日子會比現在殷實許多。

我祝福積極向上,豁達樂觀的小玉一家,在黨的精準扶貧政策、惠農惠民政策等的指導扶持下,日子會越來越好,小康路上,一定會有她們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勐海縣紀委監委  汪體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