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我跟隨上級紀委蹲點監督工作組下沉到脫貧攻堅的山區鄉西定鄉和勐宋鄉,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蹲點監督工作。
在開展蹲點監督工作的那幾天里,工作組一路風雨兼程,早出晚歸、披星戴月,走村串寨,挨家挨戶認真核對信息、實地查看涉及扶貧領域“兩不愁、三保障”方面的情況,帶隊領導精心謀劃工作安排,和工作組成員一起努力朝著既定目標前進,餓了用自帶的干糧飽腹,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只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多走訪幾戶農戶,多了解一些第一手資料,多發現幾個問題,多解決一些困擾基層的難題。
我們所走訪的脫貧監測戶、邊緣戶人均年收入都達到了脫貧標準,但他們因病、因殘、因學、因災等原因,可能存在返貧風險,但在上下一致,匯聚各方力量,齊心抗貧的氛圍里,這樣的情況在我看來是不會發生的。在這些脫貧戶的臉上,我看到的是積極樂觀的態度,他們在黨的好政策指引下,在掛鉤聯系干部的幫扶下,充滿信心一步步向村里的致富戶靠近,可以說是越來越近。
吉座老寨五十多歲的二培,因患子宮癌于一年前做了手術,手術費用按規定幾乎全部報銷,個人承擔的費用少之又少。術后的她心態積極樂觀向上,她與十二歲的養子相依為命。在她的臉上,始終流露出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朝山寨的康克媳婦因慢性病喪失勞動力,每個月有低保金保障他家的基本生活;南英寨無兒無女的特且老人和老伴每月能領到國家給的六百多元生活補助,我們到他家的時候,他正在火塘邊怡然自得品味著今年的春茶。
去年剛做了宮頸癌手術的戈培在她的小菜園里悉心侍弄剛出苗的菜地,告訴我們近兩萬六千元的手術費她自家只出了一千多元······
不難想象,如果沒有農村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養、農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殘疾人補助等精準扶貧和惠民政策,他們的生活會有今天這么無憂無慮嗎?黨的好政策不但讓他們摔了貧困帽,還激發出了他們自生發展動力,讓曾經貧窮的他們通過政策扶持、社保兜底、產業發展等方式逐步過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
三邁上寨的批修說:“現在我們寨子里修了水泥路,還裝了路燈,以前都是不敢想的事,現在都實現了,即使有病有災我們也不怕,因為有黨的好政策,我們什么都不怕。”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鄉村的夜晚是那么寧靜,那么的美好。路邊的花花草草是那么的誘人,連寨子里的雞鳴狗叫,也和以往不同,是那么和諧動聽。
邁步走在村寨里,聞著農戶家飄出來的酒香、肉香、茶香,心里美滋滋的,為脫貧致富的家家戶戶,我感到心里很踏實,很舒服。
而我們紀檢監察人,在立足“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職責定位上,一直在堅持,在保障黨的好政策落到實處,主動發現和推動問題解決的路上,我們一直在努力前行。
想到這,我不由得加快了我前行的腳步,繼續盡我的職責……(勐海縣紀委監委 楊玉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