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

發(fā)布時間:2020-05-17 13:00:48   來源:曲靖市紀委監(jiān)委

“為了我們能順利脫貧摘帽,你都7、8個月沒有休息了,好不容易有個假期,你咋不回家還跑我家來看我們老兩口啊?”敲開掛包對象趙大爹家的門,老人驚訝地問我。

“大爹,脫貧摘帽不摘責任啊,前幾天您說腳風濕又疼了,我給您送藥來。”

趙大爹是我掛包的貧困戶之一,今年68歲了,趙大爹的老伴64歲,老兩口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一家四口整戶外出打工了,小兒子在服刑。2015年按照程序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脫貧。

2019年趙大爹老兩口種了4畝玉米、2畝馬鈴薯,賣了3頭豬、10只雞,一年的養(yǎng)老保險金2616元、生態(tài)生態(tài)補償金86元。

“是不是今年脫貧摘帽掉,以后你就不來我家了?”前不久趙大爹問我。

“不會的,大爹,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貧困縣摘帽后,也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繼續(xù)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jiān)管’,我以后仍然要經(jīng)常看望你們二老的。”我安撫兩位老人說。

其實,趙大爹老兩口不是怕享受不到政策了,也不是擔心沒有吃的穿的。

“我不要吃低保,也不要國家給我錢,我大兒子會給我們生活費,而且我們身體還可以干農(nóng)活,老兩口討生活沒問題的。”

今年年初,趙大爹聽我說了低保的政策,他主動申請把低保停了,趙大爹說:“房子你們幫我們拆除重建了,醫(yī)療保險你們幫我們減免了,我現(xiàn)在生病住院都花不了幾個錢,而且我們老兩口雖然身體有點小毛病但不屬于重病重殘,雖然小兒子犯錯坐牢了,但是大兒子還給我生活費。”

“大爹,你們閑不住想種地我沒意見,但是只能種房前屋后的,這樣我不擔心,遠處的地我建議你們租給別人種,今年豬價好,你們養(yǎng)幾頭豬,再養(yǎng)幾只雞,這樣又充實又踏實。”

“行,我打算多養(yǎng)雞,養(yǎng)雞不累。”

“好的,我去問問合作社,幫你找點雞苗。”

“大爹沒有閨女,你就像我親閨女一樣,開始我以為我家脫貧了你就不會管我了,但是你一如既往的關(guān)心我們,幫助我們,現(xiàn)在我們市脫貧摘帽了,你們還管我們……”

“大爹,摘帽只是全國脫貧攻堅戰(zhàn)的一次局部勝利,不是脫貧攻堅的終點站。摘帽不摘責任呀,我以后會隨時關(guān)注你家的動態(tài),我們政府要對所有貧困戶實行動態(tài)管理,如果出現(xiàn)有返貧現(xiàn)象,馬上重新納入幫扶范圍之內(nèi),制定相應(yīng)幫扶措施,確保每個貧困戶切實消除貧困,確保脫貧攻堅經(jīng)得起歷史的考驗。”

“摘帽不摘責,真好,國家政策真的好,等我小兒子出來我一定讓他好好做人,回饋社會。”脫貧摘帽不摘責,小康之路任重道遠,擺脫貧困,只是新征程的開始,我們還需擼起袖子加油干!(宣威市紀委監(jiān)委  孫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