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國家舉行了隆重紀念活動。讓我想起以前上學時學過的課文“遵守紀律的模范”,志愿軍戰士邱少云,為了我軍的作戰意圖不被敵人發現,在敵人的燃燒彈點燃他潛伏的草叢,自身全身著火時,旁邊就有小水溝,如果滾到水中,就可以熄滅烈火,安然無恙,但他卻強忍劇痛,始終一動未動,直到壯烈犧牲,紀律重于生命,成為遵守紀律的模范人物,志愿軍總部追記他“特等功”、并授予“一級英雄”稱號。他以烈火焚身巋然不動的驚世之舉,詮釋了中國軍人的英雄血性。學習邱少云,最根本的就是“聽黨話,跟黨走”,落實到行動上就是真正信仰紀律,把紀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制定的紀律必須嚴格遵守,堅決執行。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軍令如山,做到“令行禁止”最重要。前段時間,駐省人大紀檢監察組黨支部到紅軍長征元謀紀念館進行主題黨日活動,重溫我黨歷史,緬懷革命先烈,一路上大家都在討論和思考:假如沒有鐵一般的紀律,假如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假如自己是當年的一名紅軍戰士,遠離故土,山高路遠,生活艱苦,天天行軍打仗,整天面對敵人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能堅持走下來嗎?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腳下有力量。在那樣艱苦的環境條件下,如在龍街渡完成聲東擊西、吸引敵人主力,掩護中央紅軍渡江任務的紅軍戰士,一天內需要急行軍240多里,趕回皎平渡過金沙江與大部隊會合,否則只能留在金沙江南岸打游擊戰。最后他們翻山越嶺,日夜兼程,靠嚴明的紀律、鋼鐵一般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難,按時到達指定地點,順利完成任務。大家都現象得到,假如沒有嚴格執行紀律,未能及時趕到,在當時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后果可想而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各級黨組織要把嚴守紀律、嚴明規矩放到重要位置來抓,努力在全黨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氛圍。以全面從嚴治黨、黨的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的高壓態勢,全覆蓋、零容忍、狠抓黨風廉政建設,促進黨風政風持續向好。做到這些要用鐵一般的紀律來維護,在全黨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培養廣大黨員干部成為“守紀律、講規矩”的模范。
律人先律己,執紀先守紀。只有自己做好了,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服眾。作為派駐機構的紀檢監察干部,內強素質,外塑形象,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十分明確地強調,十分堅決地執行。法紀面前沒有特權,自身過硬,百毒不侵,不僅要搞好監督執紀執法工作,還是駐在單位紀律作風建設的一面旗幟,起到領頭雁的作用,帶動和影響一大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的作風建設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黨的紀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它是我黨永不停歇的腳步,也是我黨全面依法治國,從嚴治黨,全面實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既定目標,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保障。我們只有牢記入黨宣誓中“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永不叛黨”的錚錚誓言,像志愿軍戰士邱少云那樣,紀律重于生命,用生命來捍衛紀律的尊嚴、維護紀律的生命力。紀律作風建設無小事。作為紀檢監察干部,爭做遵守紀律的模范、維護紀律權威的忠誠衛士。(李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