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記 | 拉祜小女孩那兒的新生活

發布時間:2020-12-22 19:09:28   來源:西雙版納州紀委監委

勐海縣布朗山鄉曼果村委會的賀外村民小組是一個山青水秀、拉祜族聚居的小山村,全村90多戶,是勐海縣紀委監委掛鉤幫扶的貧困村之一。

作為“直過民族”的拉祜族,又被譽為“獵虎的民族”,在過去“獵虎時期”,群眾為了外出守山打獵方便,男男女女都會把頭發剪掉,這個習慣在年紀稍大的長者中一直延續至今,所以他們也被稱為“光頭拉祜”。

按照賀外拉祜族的傳統習俗,公歷的每年12月中旬的12日是他們的春節。

12月11日一大早,我在村委會正常當班,剛到辦公室就接到了賀外村民小組村民扎托的電話,他用不太流利的漢話和我說:“隊長(駐村工作隊長),明天我們賀外過年,你和工作隊員要一起來和我們過,好嗎?”

沒一會,我又接連接到了村小組干部和建檔立卡戶的邀請電話,無一不是邀請我們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干部去他們村過年,感受他們的新生活。

回想起一年多前,我剛剛開始駐村,第一次來賀外,由于語言不通,村民對我表露出的是不信任,依然沿襲著他們看到陌生人就遠遠跑開的習慣,還會回頭給你一個神秘的笑。

一年半過去了,隨著進村走訪的次數增多,群眾雖然不知道我的詳細情況,但他們知道我是一個當過兵的人,是村委會的工作隊長。去的次數多了,熟悉了,他們對我的態度要也在不知不覺中轉變,慢慢地接受了我和同事這群“外來人”。

記得第一次到賀外入戶走訪,到建檔立卡戶家里,大人外出勞作都不在家,只有一個大約7、8歲的小女孩在家,她正在忙著給妹妹做簡單的腌菜抄飯。

這個年紀尚小的女孩,看著幾個陌生人進門,即刻停下了做飯的手,呆站在原地,無所適從的樣子。

看到這個情況,我走近她,輕聲問:“小朋友,你的爸爸媽媽呢?他們去哪里了?”女孩撅著小嘴,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看著我們。

此時,空氣似乎已經凝結。好大一會,她才嘟囔著對我們說:“他們離婚了,各自有了新家,把我和妹妹留在這里和外公、外婆、舅舅一起生活。今天外公他們都山上采茶去了。”

看著這個孩子瘦弱且單薄的身體,我幾乎不相信她能照顧年齡更小的妹妹。但剛進門時,她在鍋邊熟練炒飯的動作,知道這肯定不是她第一次為妹妹做飯了,對這個“小大人”,我不得不另眼相看。

與她交談后,得知她叫那兒,8歲的她就把更小的妹妹照顧得井井有條,這很出乎我意料,但更多的是疑問和擔憂。

她不上學么?不上學,她的將來怎么辦?

我心里想著,拿出手機撥通了村小學負責人的電話,詢問那兒上學的情況,得知那兒是個懂事乖巧的女孩,由于失去父母的關愛,思想情緒波動較大,已處在輟學的邊緣......

回到村委會后,我們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干部專門為那兒的事開展了一場專題討論。決定首先幫那兒家5口人申請最低生活保障。協調村茶葉合作社優先收購她家自產的茶葉。工作隊員要經常去她家走訪看望慰問,及時了解她及家人的生產生活和她上學的情況,增強她走出陰影,好好讀書的信心,經過努力,那兒的情緒逐步得到了穩定。

2020年,那兒家僅僅茶葉一項純收入就達到6萬多元,加上每人每月300多元的低保金和義務教育階段各項補助,那兒上學已無后顧之憂。目前,村干部正在與那兒的父母協商撫養費的事宜。

12月12日這天,按照約定我來到賀外,覺得時間還早就先去看望那兒姐妹倆。

還未到她家門口,遠遠地就看到她身著節日的衣裝,疾步跑過來,拉著我的手興奮地說:“范叔叔,你們快到我家坐。我現在讀3年級了,還是班上的學習委員,等妹妹到上學的年紀,我們就可以一起去上學,老師說讀書能讓我們過上好生活,所以我要好好學習......”

她一邊興奮地向我們說著,一邊讓我們進屋坐下,隨即端茶倒水招呼著。

看著那兒無憂無慮的樣子,我在內心祝福這個懂事、乖巧的“小大人”,早日實現她過上好生活的愿望。

與那兒交談了一個多小時后,我們走出她家,準備去下一家。那兒站在家門口,向我們揮著小手,她開心的笑就像山地里盛開的茶花。

“隊長,你們怎么現在才來?我都等你們一早上了,你看飯菜都冷了。”在村民扎現家時,他一邊把我們迎進家里,一邊說,經過這幾年的扶貧幫助,拉祜人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過,過年了,家里殺了雞、買了肉,什么都不缺。

為鞏固賀外的脫貧成果,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支持,培訓學習,村里辦起了茶葉初制廠,統一收購價格,生態種植,科學管理,改變了過去好茶賣不上好價的狀況。

為讓村里的茶葉品質穩步提高,今年還開展茶藝培訓,提高了村民制好茶、賣優質茶的信心。進一步提升了村民發展致富的積極性,讓傳統產業重新煥發生機活力。茶葉真正成了村民脫貧致富的“金葉子”。

如今的賀外,今非昔比,住房、飲水、道路,拿村民的話說,就是過去做夢也想不到或不敢想的。看著他們臉上的表情,聽著他們一陣陣的歡笑聲,我也被他們的開心深深感染,踏著不太跟得上的三弦節拍,與村民挑起了歡快的集體舞“三跺腳”。(勐海縣紀委監委  范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