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一監督檢查室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要牢牢抓住監督這個基本職責、第一職責,精準監督、創新監督,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以高質量黨內監督、國家監察促進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提質增效,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作為聯系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的監督檢查室,要深刻認識肩負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牢牢把握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的職能職責和地位作用,不斷提高監督質效,切實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聚焦推動落實“兩個維護”,強化政治監督
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和魂。中央和國家機關在黨和國家治理體系中處于特殊重要位置,是踐行“兩個維護”的第一方陣,必須突出政治標準,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帶頭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要聚焦所聯系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的職責使命,對照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和任務分工要求加強監督檢查,解決好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第一棒”問題,確保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得到堅定不移的堅持和鞏固。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戰略布局的推進加強監督,牢牢把握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推動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各級黨組織盡銳出戰、善作善成。今年要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任務加強監督,確保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各自職責范圍內都落地見效。要抓細抓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監督,準確把握疫情防控的戰略策略、重點工作,準確把握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具體要求,著力做好監督聯系單位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工作責任的落實,監督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監督紀律作風要求的落實等三方面重點任務,緊緊圍繞抓落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作用,確保令行禁止、步調一致,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聚焦推動巡視整改,做實做細日常監督
巡視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完善巡視巡察整改、督察落實情況報告制度。發揮巡視的制度優勢和利劍作用,關鍵是要聚焦巡視整改落實加強監督,切實做好巡視“后半篇文章”。要持續強化日常監督,緊盯巡視發現的問題,從政治高度督促被巡視單位黨組(黨委)切實抓好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要適時開展巡視整改調研檢查,深入被巡視單位了解巡視整改情況,重點發現整改不落實、不到位、不徹底問題,對問題嚴重的,該約談的約談,該問責的問責。要用實用好巡視移交問題線索,既抓緊處置,對核查發現的問題嚴肅處理,又與監督被巡視單位黨組(黨委)抓好巡視整改有機結合起來,以問題線索的精準處置推動整改責任落實。要認真落實把整改情況納入領導班子綜合考核重要內容的要求,注重加強對巡視整改情況的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情況、共享信息,著力推動形成制度約束。要在推動整改落實的基礎上,認真梳理研究被巡視單位存在的共性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其他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對照自查、未巡先改,力求“巡視一批、帶動一片”,充分發揮巡視整改監督的杠桿作用。
聚焦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精準監督、創新監督
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對其開展監督,必須更加注重標本兼治,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要充分運用“四種形態”提供的政策策略,通過有效處置化解存量、強化監督遏制增量,做到既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嚴重阻礙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嚴重損害黨的執政根基的腐敗問題從嚴查處,對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嚴肅處置,強化不敢腐的震懾,又善于做到“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要做好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堅持一案一剖析,以案示警、以案明紀、以案釋法、以案促改,推動案發單位從政治上深刻剖析原因,從行動上深化內部整改,從制度上完善行業領域系統治理,真正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方。要強化對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制度執行情況的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推動高級領導干部帶頭嚴格按照制度履職盡責、善于運用制度謀事干事,用嚴明的紀律維護制度,不斷扎牢不能腐的籠子。要按照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部署要求,以監督推動教育引導,促使被監督單位加強規范化、常態化的黨性教育,筑牢廣大黨員干部信仰之基和拒腐防線,切實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聚焦發揮派駐機構作用,推動形成監督合力
派駐監督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監督機制,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近距離、全天候、常態化的優勢。要充分發揮聯系、指導、監督作用,積極探索運用室組聯動工作機制,與聯系派駐機構形成監督合力,切實推動把派駐監督這一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要堅持分工負責、密切協作的原則,加強對聯系派駐機構的服務保障和指導協調,共同研判被監督單位政治生態,會商重要問題線索,跟蹤督辦重大案件,形成工作互動、信息互通、優勢互補、室組協同的良好局面。要督促聯系派駐機構有效發揮“探頭”作用,認真落實重要情況報告等制度,深入了解被監督單位情況,注重發現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活情況”,及時報告、及時研判、及時處置,強化對高級干部和各級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率先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要充分發揮定期會商機制作用,強化現場監督和跟蹤督促,推動聯系派駐機構至少每半年會同被監督單位黨組(黨委)專題研究一次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既壓實黨組(黨委)主體責任,又壓實派駐機構監督責任,推動被監督單位黨組(黨委)健全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完善黨內監督體系,實現黨組(黨委)主體責任、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派駐機構監督責任貫通聯動、一體落實。
(本文刊登在《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年3月12日理論周刊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