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村上的‘四議兩公開’民主決策程序要嚴格執行到位,低保、臨時救助等民生事項要公平規范……”在云龍縣民建鄉岔花村村“兩委”會議上,監察聯絡員認真履行職責,大膽提出建議,并適時將有關情況向縣監察委員會派出鄉監察室報告。
近年來,云龍縣紀委監委穩步推進縣級紀檢監察“三項改革”,實現縣監察委員會向鄉鎮派出監察室全覆蓋,有效將監察職能延伸到“神經末梢”,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人員的監察全覆蓋,任命監察室主任11名,由鄉鎮紀委書記擔任,設置村(社區)監察聯絡員86名,由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擔任,努力構建縣、鄉(鎮)、村(社區)縱向貫通的監察監督體系,打通基層監督“最后一公里”。
同時,為推動黨內監督和監察監督、群眾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該縣11個鄉鎮86個村(社區)的監察聯絡員都由村(社區)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擔任,實行“三位一體”監督模式,真正織密基層監督網絡。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8月以來,該縣86名監察聯絡員參加會議監督530多場次、提出建議240余條,開展現場監督220多場次,發現并報告問題線索8條。
今年來,該縣進一步明確監察聯絡員建議、監督和報告三項具體職責以及工作方式方法,要求監察聯絡員重點對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民主決策、為民辦事、廉潔勤政等方面的情況和村務管理全過程進行監督,特別是對“小微權力”的落實進行全程監督提醒。
為激活基層監察監督“神經末梢”,讓監察聯絡員真正在農村一線“動”起來,各鄉鎮對監察聯絡員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同時,縣紀委監委協調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將監察聯絡員培訓納入干部培訓范疇,與村(社區)黨總支書記、村(社區)主任一同享受培訓成果,力爭實現縣級培訓全覆蓋,著力提高履職能力和業務水平。
“監察聯絡員離老百姓最近,最熟悉村情民情,能有效收集群眾的真實意見和建議,只有充分調動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有效整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還將在繼續提升監察聯絡員的履職能力上下功夫,切實發揮其一線“哨兵”作用,筑牢維護群眾利益“防火墻”。(許洪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