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在省紀委常委會的領導下,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理念創新、機制創新、工作創新,形成了一批特色亮點工作。“清風云南”從1月20日起陸續推出我省各州市特色亮點工作,切實做到“邊學習、邊調研、邊工作、邊總結”,推動云南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實戰實訓破“四難”案件質量上水平
勐??h紀委監委緊盯農村低保、危房改造、產業扶貧、農資綜合補助等惠農政策,將監督執紀工作下沉到一線,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走訪群眾,聽取意見、收集問題線索,著力整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勐海縣紀委監委 周聽維/攝)
今年以來,西雙版納州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直面監督聯系單位辦案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項,督促紀檢監察干部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和業務學習,定期開展案件復盤工作,不斷提升核心工作能力,增強監督執紀本領。通過著力破解自辦案件“四難”問題,監督聯系單位執紀執法隊伍建設和自辦案件“附加值”“含金量”取得新的進展和提升。
加強自檢自查,破解“找不準”問題
“案件質量是紀檢監察工作生命線,要讓每一件案件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基于這樣的認識,州紀委監委以檢查考核反饋問題為切入口,對州直各單位黨委(黨組)2018年以來辦理的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質量開展專項檢查,發現查辦的部分問責案件存在程序不規范、手續不完備、處理依據引用不當、證據收集不全不規范、處分決定行文不規范等辦案質量問題。針對存在問題,州紀委監委認真匯總分析,形成問題清單,督促整改落實,并結合《州紀委州監委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開展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工作及問責事項實施辦法(試行)》等制度規定實施情況,進一步壓緊壓實工作責任,提升案件審查質量和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水平。
加強業務培訓,破解“不會辦”問題
根據不同崗位需要實施分類培訓,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暨務實管用的業務培訓,組織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及監督聯系單位相關人員參加違紀違法案件辦理業務培訓。針對檢查中發現有的案件存在程序不規范、手續不完備、處理依據引用不當、證據收集不全不規范、處分決定行文不規范等質量問題,州紀委監委聚焦業務重點,組織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及監督聯系單位相關人員開展違紀違法案件辦理業務培訓,提升履職能力,提高辦理違紀違法案件質量,規范辦案流程。通過采取“以案代訓”“以學促改”和輪崗跟班學習等形式,圖文并茂講解,手把手傳授,貼近“實戰”,注重實效。進行立案、談話、筆錄、取證等實際技能操作“大比武”,著力提升辦案水平,提高辦案質量。
加強監督指導,破解“辦不好”問題
自辦案件質量存在問題,一方面反映出黨委(黨組)班子及辦案組成員學習掌握不夠,另一方面反映出派駐紀檢監察組履行監督職責不到位不深入不扎實。為此,州紀委監委加強監督檢查,強化責任落實,先后約談9家自辦案件問題突出的監督聯系單位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從強化責任意識、敢于較真碰硬、嚴格執行辦案程序、集體討論決定、嚴格落實首辦負責等方面明確整改方向。同時,堅持刀刃向內,對州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單位自辦案件質量問題進行以事問責,州紀委監委派駐機構4名干部受到在全州紀檢監察系統內通報和談話誡勉的處理,2名干部受到約談處理。要求“以談促改”“以談聚力”,立足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職責定位,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同時,加強對監督聯系單位自辦案件業務指導,嚴格把關案件質量,努力把每一個案件都辦成“鐵案”。
加強全面體檢,破解整改“不徹底”問題
約談不能一談了之。州紀委監委認真梳理監督聯系單位黨委(黨組)辦理的案件質量問題清單,“點對點”“一對一”進行通報反饋,督促限時整改,及時上報整改情況,制發關于開展案件質量自查自糾及專項整治工作的文件。在此基礎上,州紀委監委組成案件質量檢查工作組,分赴各縣(市)開展案件質量檢查。嚴格按照要求對全州縣(市)直部門黨委(黨組)、鄉鎮(農場、街道)和三區黨委(紀委)自2018年以來258件自辦案件質量開 展“全覆蓋”“零死角”交叉評查。全州66個受檢單位主動認領專項監督檢查發現的案件質量問題,認真制定問題清單、整改措施,限期問題清零、整改到位。同時,州紀委監委將案件質量檢查情況納入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和派駐機構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內容,每年適時開展案件質量評查,把案件質量檢查評查工作作為倒逼案件質量提升的“助推器”“指揮棒”,著力提升案件審理規范化水平,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筑牢生態環境保護的紀律屏障
西雙版納州紀檢監察機關把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堅定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督促全州各級黨組織不折不扣地落實生態環保責任,堅決守護好西雙版納的藍天凈土、綠水青山。
創新監督方式,壓實整治責任
西雙版納州紀檢監察機關堅守“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以“推磨式”監督壓實工作責任和整治成效。今年以來,先后5次召開監督檢查工作督促會,3次約談縣市黨委、紀委主要負責人和州直主責部門負責人,向相關主責部門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6份,持續加大對專項整治的監督檢查力度,監督推動問題線索銷號“清零”。全州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實地開展“嵌入式”監督,堅持把違法圖斑調查核實作為監督檢查重點;駐村扎點進行“體驗式”監督,督促林草部門統一排查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建立健全“州包縣、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分片包干責任制,全面推進清理核實。全州共核查疑似圖斑6206個,清理核實非法侵占林地種茶毀林等破壞森林資源違法違規問題線索4331個,查清違法違規主體和責任主體,建立完善問題、責任、線索“三個清單”。針對省委巡視提出的問題線索清單不精準、案件線索銷號進度慢的問題,州紀委監委專題研究,集中部署,督促全州各級主責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把毀林地塊排查統計和案件線索銷號工作作為重中之中,按照時間節點以“蹲點式”監督跟進實地檢查,倒逼工作進度,督促工作落實,統籌整合技術和執法力量,集智聚力、攻堅克難,提前完成線索清單查辦銷號工作。
建專班抓追責,嚴格執紀審查形成震懾
州紀委監委強化協同推進監督執紀,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日常監督工作的意見》,貫通州、縣、鄉紀檢監察監督職責,著力解決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實中存在的“上熱中溫下冷”問題,激活基層監督的神經末梢,倒逼基層有“感”有“應”;出臺《關于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和資源損害責任追究日常溝通協作的工作意見》,強化與林草、森林公安、生態環境等職能部門的協作配合,著力解決各自為政、查處脫節等問題。同時,加大對生態環保領域違紀違法案件查處通報力度,對中央、省、州交辦的環保突出問題、督察反饋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持快查快結、從嚴處置。截至目前,嚴肅查處毀林種植破壞森林資源違紀違法行為75人,黨紀政務處分56人,免職2人。對毀林種植破壞森林資源較為嚴重的勐??h以事立案,5名涉嫌違法犯罪人員被采取留置措施。2016年以來,中央、省環境保護督察交辦轉辦的83個問題線索已全部辦結。在嚴厲打擊毀林種植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典型的同時,督促各級各部門廣泛開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宣傳和以案釋法宣傳、科普教育宣傳,集中通報9起生態環保領域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旨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有效促使部分村寨470余名違法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在全社會發揮警示教育震懾作用。
堅持“巡點看縣”,著力查找政治偏差
針對生態環保問題形勢嚴峻以及非法侵占林地、林下種茶等違法犯罪行為使森林資源遭受破壞的實際,主動擔當作為,采取“巡點看縣”方式,開展生態環境(森林資源保護)專項巡察,重點檢查黨委(黨組)對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的謀劃、領導、組織和推動方面的情況;聚焦履職盡責,重點檢查黨委(黨組)貫徹落實生態環境、森林資源保護政策措施情況;聚焦紀律作風,重點檢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聚焦整改落實,重點檢查巡視巡察、審計、中央環保督察、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聚焦懲治腐敗,重點檢查生態環境、森林資源保護有關資金使用、有關案件查處等背后腐敗問題。堅持“一次性成果、多層次使用”,增進巡察成果共享共用,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監督效能。對于巡察中發現的涉及全局性、領域性的重點問題深入分析,開創巡察工作“兩報告”“四抄送”“四移交”工作法,實行反饋意見“兩報告”方式,將巡察發現的問題抄報州委和州政府分管領導,及時了解掌握分管領域存在問題,督促被巡察黨組織切實擔負起巡察整改政治責任;實行巡察發現問題“四移交”,把巡察反饋意見抄送黨風政風監督室、監督檢查室、派駐(出)機構和州委組織部,進一步壓實日常監督責任,實現巡察成果運用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