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新興州城街區(qū)的小院,彭壽山老人病倒在床上,家人都慌了。原籍玉溪市新平縣的趕馬人彭壽山,幾經(jīng)漂泊,終于在峨山縣城安家,娶妻生子,靠做甜白酒謀生。晚年疾病纏身,就搬到新興州城,與在那做生意的大兒子彭潤之同住。一日昏昏沉沉病倒在床上。一位鄰居說:“北門街的聶鴻儀大夫,妙手回春,藥到病除。”彭潤之說:“我馬上去請!”聶大夫到了彭家,診脈開方抓藥。彭壽山服藥后,一天天好起來。
彭壽山由兒子彭潤之、女兒彭寂寬陪伴,登門拜謝聶大夫。在聶鴻儀的藥鋪門前,彭家人向救命恩人聶大夫鞠躬作揖行禮。彭壽山得知聶鴻儀中年喪偶,便有心將女兒許配給他。彭壽山:“我有心將小女許配給你。”聶鴻儀:“我何德何能,中年得此佳偶!”彭寂寬一旁聽到父親的話,低頭垂手而立。聶鴻儀托媒人到彭家提親,不久,便用花轎將彭家女兒吹吹打打迎娶到聶家來。
成婚后,夫唱婦隨,恩愛異常,不過幾年,彭寂寬便為聶家生下兩男一女。一位親戚對聶鴻儀說:“大地方比小地方好謀生路。”聶鴻儀覺得親戚的話有理,便決心舉家遷往昆明城。
聶鴻儀在昆明城甬道街72號租了一所房子,臨街是藥鋪,后院是居所,彭寂寬把前后院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一九一一年九月初九,重九起義爆發(fā)。當(dāng)晚,聶鴻儀剛好出診,很晚才回家。彭寂寬坐立不安,直到丈夫冒著槍林彈雨回到家里,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聶鴻儀說:“好險(xiǎn)啊!我走的都是背街背巷。”彭寂寬說:“你回來就好了,外面兵荒馬亂的。”
一九一一年臘月二十八日,成春堂后院樓房傳出一聲洪亮的嬰兒啼哭聲。聶鴻儀人到中年又得一子,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幼子,喜出望外。彭寂寬說:“快給娃娃取個(gè)乳名吧!”聶鴻儀說:“就叫他‘嘉祥’吧,吉祥如意,長命百歲。”玉溪中醫(yī)聶家的四子“嘉祥”,日后長大了就是“人民音樂家”聶耳。(鄧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