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們推出“特別策劃·烽火青春”系列短視頻報道,緬懷先烈 ,弘揚傳統,繼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在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本期,我們將一起回顧熊從周的故事。
早期國民黨政府中有一位中共秘密黨員,曾先后在廣東、云南兩省的五縣一市擔任縣長、市長達30年之久,直到他被害17年之后,人們才知道他原來是一位“臥底”在國民黨中的共產黨員,他就是熊從周。
熊從周1878年5月4日出生于云南玉溪,作為軍醫參加過護國戰爭、廣州起義。1926年,熊從周在廣東結識了云南籍共產黨員王德三。1928年,熊從周在昆明與時任中共云南省臨委書記的王德三直接聯系,不久就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0年7月,共產黨領導的陸良暴動失敗。時任陸良縣長的熊從周派人護送暴動領導人安全轉移后,才公開張榜懸賞緝拿,還在暗中保護參加暴動的被捕者。
1931年5月,熊從周被委任為昆明市長。當時中共地方黨組織被破壞,大批黨員被捕。熊從周受命直接參與辦案,他暗中銷毀證據,敷衍審訊,然后以證據不足、“誤捕”為名,釋放、營救了不少共產黨員和革命青年。
在昆明市長任上,熊從周主持開工了一些市政工程,如填埋大南城外污水溝、開建新市場、擴建街道、修建新篆塘等。他還主持修改了昆明主要街名,昆明此前只有“街”,從此以后才有“路”,如護國路、金碧路、拓東路等。
1946年7月14日,熊從周再次擔任陸良縣長時被國民黨特務暗害。當時中共機關報《新華日報》發表文章《紀念陸良縣長熊從周》,稱贊他為“民主縣長”,說他“廉潔愛民,兩袖清風,在云南是有口皆碑的”。1986年,熊從周被追認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