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昆明市文史研究館與掌上春城聯合策劃推出“少年說•云嶺魂”口述史系列報道,邀請《少年戰士》課題組成員講述云南早期共產黨人的革命事跡,傾聽奮斗之聲,感悟埋藏心扉的紅色記憶,讓奮斗精神代代傳承,向奮斗征程鏗鏘邁步。
講述人:昆明市政協原副主席、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少年戰士》編委會副主任汪葉菊
掌上春城訊“在我們云南,中共早期黨史上有這么一位革命烈士,他于1929年3月29日被國民黨反動政府殺害以后,葬在他的家鄉云南楚雄大姚縣,家人為他建墓,墓碑上有他父親趙竹村的題聯‘事業榮千古,芳蹤勝萬人。’橫批是‘供仰明星。’”昆明市政協原副主席、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少年戰士》編委會副主任汪葉菊在接受掌上春城獨家專訪時,講述了革命烈士趙祚傳的故事。
“明星”一詞起源《詩經》為啟明星之意,啟明星一升起來就意味著天亮了,是希望的象征,現在被人們把它專指娛樂界的知名演員。九十多年前,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烈士趙祚傳是一位什么樣的明星?
趙祚傳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家中有田地,還算比較富裕,但他從小受傳統教育,對窮人的苦難也是一直關注和同情。1891年,黃花崗72烈士死難的消息傳到他的家鄉,年僅8歲的趙祚傳揪住自己細細的辮子,一剪刀將它剪下來,成了村里第一個不留金錢鼠尾辮的男孩兒。
15歲的時候趙祚傳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學,也就是現在的昆一中。正值五四反帝愛國運動前夕,新文化運動已在全國隨風潛入夜,五四運動爆發后,昆明學生及社會各界紛紛響應,參加了云南學生愛國會,積極投入到這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中,趙祚傳同時也參加了青年進步團體,云南青年努力會。他曾經寫過一首傷心歌:“我們中國太可憐,打死百姓不值錢,可恨英帝和日本,殺人放火如瘋癲。”他還將此印成傳單,在青年學生工人農民中散發。趙祚傳考取了由瞿秋白擔任系主任的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在上海,他參加了新滇社,對于帝國主義勢力不斷侵略和掠奪云南義憤填膺,他在日記中寫道:“青年的淚,應該灑在祖國的邊疆,青年的血,應該流在革命的路畔。”
1927年初,根據云南革命形勢的發展狀況,中共廣東區委派王德三、趙祚傳等15人回云南發展黨員和黨組織,領導工農運動。他們回到云南后,在中共云南特支的基礎上,又建立了中共云南特別委員會,同年12月,中共云南特委在昆明召開擴大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一屆中共云南臨時省委,王德三當選臨委書記,趙祚傳任組織委員。1928年初,中共云南臨委書記王德三要到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趙祚傳臨危受命,擔任省臨委代理書記,主持云南地方黨組織的工作。在革命處于低潮的時候,身患重病的趙祚傳,為籌集黨的工作經費,說服父親賣了家里的田產,動員妻子當掉了結婚陪嫁的金手鐲、金戒指等首飾,他急勞成疾,肺部結核日益嚴重,每當妻子和戰友們勸他注意休息,他總是說:“我的病是重的,但國家的病更重。時間不等人,救國家要緊。”
1928年黨的八七會議后,中共云南地方組織的重點也開始向農村轉移。趙祚傳和劉玉瑞一同轉入昆明郊區與鹽興一代活動,他們有時扮作農民,有時扮作鹽工或趕馬人,采取各種形式傳播革命道理,為適應農村工作的需要,趙祚傳根據自己對農村的了解,編寫了一本農民”四字經”,通俗易懂的號召農民群眾起來開展土地革命,舉行武裝暴動,奪取革命政權,其中有這樣的內容:“貧苦人家,不如牛馬,牛耕馬馱,受盡折磨。苦我農民,不值半文,包攬訴訟,官府相通。貪官污吏,落得便宜,地主豪紳,斬草除根。掃除軍閥,絕根斷芽,帝國主義,驅除出去。代表工農,兵士平民,最新政體,再好無比。”
1928年9月,趙祚傳回家鄉大姚,為黨組織籌集活動經費,當他準備把家中賣田賣首飾籌得的錢款帶回昆明時,云南地方當局密令大姚縣派軍警包圍了大姚西昌蒼西村,趙祚傳自知無法脫身,立即銷毀黨內機密文件,反動派以被通緝的要犯為名,逮捕了趙祚傳,在獄中趙祚傳將生死置之度外,以詩明志:“鐐鎖啷當進縣城,獄中無處不冤聲,如今人間無限苦,但其革命早日成不。”
不久,云南地方當局電令將趙祚傳押解回省城審訊,到牟定時,當局又來電命令將趙祚傳就地正法。他在獄中揮筆寫下五封遺書,交給獄中的舊友。趙祚傳在獄中嚴守黨的秘密,痛斥反動當局的腐敗無能,有人勸說,何不服毒自盡?趙祚傳坦然說:“我沒有做過什么污名敗節,對不起人類的事,值不得自尋短見。”
1929年3月29日黎明前,在大姚縣城北門外,這位年僅26歲的優秀共產黨人慘遭殺害,臨刑前,他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革命勝利萬歲!”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趙祚傳的遺體在槍殺的當天運回到了他的家鄉,云南省臨委委員劉玉瑞參與了治喪活動,劉玉瑞派人從數十里外請來照相師,對著胸部的三個槍眼為烈士拍了照片,這張珍藏在云南省博物館里的照片,成為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屠殺共產黨人的鐵證。
趙祚傳犧牲時照片先烈們為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惜。在寫這些烈士故事的時候,汪葉菊時常淚如雨下,不能自已,每寫一位同志、一位革命烈士,心靈都會受到極大震撼,不由自主地敬佩他們,流著眼淚書寫他們。汪葉菊飽含熱淚地說:“趙祚傳,一個為主義為民眾拋頭顱灑熱血的共產黨員,犧牲時年僅26歲,誰是明星?他才是我們云南人民心中永遠共仰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