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昆明市文史研究館與掌上春城聯合策劃推出“少年說·云嶺魂”口述史系列報道,邀請《少年戰士》課題組成員講述云南早期共產黨人的革命事跡,傾聽奮斗之聲,感悟埋藏心扉的紅色記憶,讓奮斗精神代代傳承,向奮斗征程鏗鏘邁步。
講述人:昆明市委黨史研究室黨史專家、《少年戰士》編委會副主任陳國勇
“我對楚圖南的研究很早就開始了,因為他是文山人,我在文山工作的時候就寫過青年楚圖南,我去他的故居考察學習過很多次。”昆明市委黨史研究室黨史專家、《少年戰士》編委會副主任陳國勇在接受掌上春城獨家專訪時,講述了李大釗親自批準入黨的楚圖南的故事,“在文山西華公園內,我參加了他的骨灰安放和銅像落成儀式。”
楚圖南是馬克思主義在云南最早的傳播者之一、早期社會主義青年團員、是李大釗親自批準入黨的早期黨員、云南人民的優秀兒子。
1899年8月,楚圖南出生在云南文山縣城,1914年考入昆明私立聯合中學。1919年新文化運動興起,《新青年》《新潮》等一批進步書刊和進步思想傳入云南,宣揚民主、科學,介紹蘇俄革命,推介馬克思主義。1918年,云南留日學生張天放等從日本回國后、創辦《救國日刊》等報刊,刊發反帝愛國文章,在昆明青年學生中產生影響,也深深地影響了楚圖南。
1919年,楚圖南進入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史地系學習。在北京期間,他結識了李大釗先生。李大釗把共產國際代表帶來的一些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小冊子送給他看。在李大釗、蔡和森的指導下,楚圖南與進步同學一起創辦了《勞動文化》周刊,并任主編。楚圖南于1920年加入了北京共青團,成為我國早期接受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青年知識分子之一。
1923年7月,楚圖南從北京高師畢業,按規定返回昆明,臨行前,李大釗特地交代他:所到之處要廣泛接觸青年學生,宣傳俄國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任務是“廣種薄收”。
楚圖南回到昆明后,先后在省立一中、昆華女中、私立成德中學任教。他始終牢記臨行前李大釗“廣種薄收”的囑咐,在昆明進行了馬列主義宣傳,受他培養教育過的李國柱、艾思奇、黃洛峰、馮素陶等,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5年冬,楚圖南接到中共北方黨組織和李大釗的通知回到北京,后轉赴東北工作。1926年初,經李大釗親自批準,楚圖南由共青團員轉為中共黨員。
1930年5月,他在濟南給青年學生作《“五四”反帝愛國運動和十月革命對我們的影響》報告后,被山東省反動當局通緝,被迫離開山東。在哈爾濱第一女子中學教書時,被東北軍閥政府以滿洲共黨要犯罪名逮捕入獄。先被判處死刑,后經各方人士奔走,改判為9年11個月監禁。1934年他獲釋出獄后,到河南開封北倉女中任教,與柯仲平、馮素陶、楊春洲等革命教師一起,團結愛國師生發起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他到上海暨南大學史地系任教,并參加上海文化教育界的抗日救亡運動。
1937年,楚圖南攜家眷回到昆明,受聘為云南大學教授、文史系主任。他指導青年學生讀進步書刊,傳播革命思想,在青年學生和文化界開展抗日民主運動,被推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昆明分會會長。
1945年“一二·一”慘案發生后,楚圖南以著名教授身份,聯合文教界知名人士向反動當局提出抗議。1946年7月11日,李公樸被國民黨特務在昆明殺害后,他和聞一多一起主持記者招待會,義正詞嚴地抨擊反動派的罪行。7月15日,聞一多也遭殺害,楚圖南不顧個人安危,主持參加李、聞追悼大會。
1948年11月,楚圖南秘密輾轉到了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1949年2月,楚圖南隨中共中央進入北京,參加開國大典。年底赴重慶,擔任西南文教委員會主任、文教部長。1953年之后,曾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掃盲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主席,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1994年4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孫吉祥 周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