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口述云南】《五朵金花》風靡全國——云南民族電影現象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16:06:42   來源:云南廣播電視臺“建黨百年·口述云南”融媒體報道組

《<五朵金花>風靡全國——云南民族電影現象》

(視頻↑)

“大理三月好風光哎,蝴蝶泉邊好梳妝,蝴蝶飛來采花蜜喲,阿妹梳頭為哪樁?……”這首很多人張口就能唱的歌曲,老觀眾們都十分熟悉,它是經典影片《五朵金花》的插曲《蝴蝶泉邊》。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更好地發(fā)揮電影的特殊作用,國家電影局印發(fā)了《關于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動的通知》,部署于2021年4月至12月開展優(yōu)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動。在10月展映的影片中,有一部我們非常熟悉的電影,它就是《五朵金花》。

電影《五朵金花》海報

拍攝于1959年的《五朵金花》和楊麗坤主演的另一部電影《阿詩瑪》,數十年來,將云南多姿的山水、優(yōu)美的風景,以及動人的故事展現在世人面前,蒼山、洱海、蝴蝶泉、三月街、石林、火把節(jié)……讓無數的人對云南心向往之。

電影《五朵金花》

電影《阿詩瑪》

新中國成立后,電影作為現代傳媒,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云南省電影家協會主席、云南藝術學院影視學院院長宋杰介紹,在1949年—1966年期間,國家共拍攝了15部云南題材的電影,其中有11部是關于少數民族題材的,云南少數民族電影在整個中國電影版圖中占據了一個不可忽視的位置。

在上世紀50、60年代的創(chuàng)作中,民族題材電影成為民族團結的載體。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這些電影不僅將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旖旎風光和風俗景觀以視聽方式呈現給觀眾,也從不同角度表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團結友愛、和諧共生的文化內涵,為鞏固民族團結、增進國家認同感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

云南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引發(fā)觀影熱潮

電影史專家劉澍對中國電影史和老電影都非常的了解,他的父親劉克宜曾經在云南解放前來到云南,參加過邊疆建設,也和軍旅作家白樺是河南老鄉(xiāng)。劉澍介紹,上世紀50、60年代,風靡全國的云南題材電影都是由省外的電影制片廠生產的,但是,這些電影的編劇或電影故事的原創(chuàng)者,基本上都是云南的軍旅作家。

解放初期,一批軍旅作家或文藝工作者,如白樺、彭荊風、趙季康、王公浦等,懷著對新中國的熱愛和對邊疆的熱情,帶著黨和軍隊的囑托來到云南,他們不畏艱難,穿山越嶺,深入基層,與當地的百姓或少數民族同吃同住,一邊宣傳黨的政策,一邊收集創(chuàng)作素材,創(chuàng)作了一批頌揚軍民共同抗敵、宣傳民族團結和睦、彰顯邊疆穩(wěn)定的文藝作品,如《山間鈴響馬幫來》、《神秘的旅伴》、《蘆笙戀歌》、《邊寨烽火》、《五朵金花》、《摩雅傣》、《勐垅沙》、《阿詩瑪》、《景頗姑娘》等。

云南少數民族題材電影

解放后第一部云南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山間鈴響馬幫來》,編導為時任昆明軍區(qū)創(chuàng)作組組長的白樺。作為熟悉云南邊疆生活的軍旅作家的代表,白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創(chuàng)作了一批具有濃郁邊疆氣息的文學、電影作品,1955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神秘的旅伴》也出自他的筆下。

電影《五朵金花》是由長春電影制片廠1959年拍攝的音樂愛情電影,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的18部獻禮片的壓軸之作,在全國隆重上映,引起巨大轟動,成為一部不朽的銀幕經典,也成為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一個符號。

電影《五朵金花》

1960年,在埃及開羅舉辦的第二屆亞非國際電影藝術節(jié)上,導演王家乙憑借《五朵金花》獲得了“最佳導演銀鷹獎”,楊麗坤榮獲“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五朵金花》的風景美、演員美、歌曲美,上映之后引發(fā)了觀影熱潮,先后在46個國家和地區(qū)放映,創(chuàng)下了當時中國電影在國外發(fā)行的最高紀錄。

新時代云南電影更加多元

劉澍認為,步入新時期以來,在中國電影的少數民族題材當中,云南題材電影也是比較突出的,比如像《洱海情波》、《相約在鳳尾竹下》等等,還有反映精準扶貧等方面的電影等。上世紀80年代拍攝的《應聲阿哥》、《紅象》、《神奇的劍塔》等,這些兒童題材的云南民族電影,是獨有特色的。因為兒童題材電影本來就不太多,而云南電影就占了11部。

兒童題材民族電影《紅象》

兒童題材民族電影《應聲阿哥》

兒童題材民族電影《神奇的劍塔》

宋杰認為:“云南作家張曼菱寫的小說《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改編、由張暖忻導演的電影《青春祭》,這個片子在中國電影史上,它整個電影語言形式上的探索是有積極貢獻的。還有像陳凱歌的《孩子王》也是在云南西雙版納拍攝的,這個片子在追求電影語言的象征和隱喻上,也是中國電影史上難得的一部電影。”

宋杰介紹,新時代,云南電影的主題更加多元,一方面是風格樣式變多了,既有寫實主義的電影,也有以商業(yè)為基本元素的電影,同時也有現代主義色彩的電影等等。另外題材也呈現出多元化,總體來看呈現出一個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

云南省電影家協會主席、云南藝術學院影視學院院長  宋杰

目前云南電影將鏡頭更多聚焦于重大題材,深入宣傳新時代云南的新發(fā)展新成就,如:圍繞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chuàng)作重大現實題材電影《新·五朵金花》;圍繞云南脫貧攻堅、民族團結進步、生態(tài)文明建設,推出深扎怒江4年創(chuàng)作的紀錄電影《落地生根》,推出一心為民、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農民院士朱有勇》等等。

宋杰認為,云南電影應該根植于云南少數民族文化沃土,繼續(xù)保持創(chuàng)作民族題材電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云南豐富的歷史、文化、民族等優(yōu)勢資源,創(chuàng)作出更多有溫度、有厚度、更有云南特色的精品力作。

 

【#建黨百年·口述云南#成就篇】

出品人:和亞寧

總策劃:李茜

總監(jiān)制:余雷

總編審:李曉風

監(jiān) 制:尹凡

策 劃:盧鋼 胡濱

制片人:盧鋼 陳燕

總編導、執(zhí)行制片人:盛雪梅

腳本總撰稿:文劍

新媒體產品策劃:楊維涵

制片:邱黽勉

宣推:楊維涵  趙小強  孫安然

【本期】

來源:云南廣播電視臺“建黨百年·口述云南”融媒體報道組

顧問:劉澍  宋杰  林超民  曹先強  尹杰  鐘欣言  趙春明

編導:王磊  盛雪梅

攝像:昂保  邱黽勉  盛夏雨

剪輯:王磊

采訪:盛雪梅  楊進取

微信撰稿:盛雪梅  楊進取

數據整理:程瀟然  楊旭

主編:盛雪梅

終審:尹凡  盧鋼  胡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