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口述云南】歷經20年,它把昆明“變小”了!

發布時間:2021-12-15 14:35:39   來源:云南廣播電視臺“建黨百年·口述云南”融媒體報道組

《地鐵開通——昆明交通迎來騰飛》

(視頻↑)

今年11月20日

隨著兩段25米長的鋼軌精準拼接

昆明地鐵5號線的軌道實現全線貫通

12月7日,昆明軌道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彭偉透露,昆明地鐵5號線將在年內完成“三通”目標任務,確保明年(2022年)上半年開通試運營。

回顧昆明地鐵的建設過程,從緩解交通壓力到拓展城市空間,再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昆明地鐵的引擎效應持續釋放,成為昆明加速奮進、幸福民生的強勁脊梁。

二十年“地鐵夢”

助力昆明變身現代化城市

地鐵從無到有,從藍圖變為現實,昆明走過了20個年頭。

1993年,昆明市與瑞士蘇黎世共同編制完成的《城市發展與公共交通總體規劃》中,首次提到了發展“軌道交通”的概念。

2003年,昆明市規劃局牽頭編制完成了《昆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從最早的軌道交通概念的提出,到真正把軌道交通的總概念解放出來歷經了10年。

2012年6月28日,隨著一聲清脆的刷卡聲,昆明地鐵6號線一期(機場中心站—東部汽車站)迎來了第一位乘客,昆明成為我國第17個擁有地鐵的城市,這條線路也成為云南開通的首條地鐵線路。

昆明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建管中心經理顧昆表示,作為一種現代交通工具,地鐵已成為越來越多昆明人的常態化出行方式,其對人們生活最直觀的改變是把城市變“小”、生活半徑變“大”,并讓“地點”與“時點”更精準,昆明也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城市。

昆明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建管中心經理顧昆

啃“最硬”的骨頭 力保乘客安全

當我們享受著軌道交通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不能忘記一位位艱辛付出的地鐵建設者,他們為地鐵的開通運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盾構機是挖隧過程中的核心裝置,就像地底下的一只蛟龍,造價數千萬,昂貴、龐大、堅硬、能‘吃’,嚴格按照事先設計好的路線行動,一毫不差。蛟龍穿越過的地方就是隧道的雛形。” 昆明地鐵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土建二部業務主管張杰介紹,對地鐵施工而言,盾構機的重要性無與倫比。

昆明地鐵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土建二部

業務主管 張杰

昆明靠近滇池,地下的地質主要是以泥炭質土、軟土為主。“在昆明,盾構施工是沒有先例可循的,我們的施工帶有試驗性,是對昆明地質情況的首次摸索。” 張杰說。

地鐵盾構機

如果說施工是確保地鐵安全行駛運營的“最初一道防線”,那么司機則是“最后一道關口”。

昆明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乘務部車間

副主任王振宇

王振宇是昆明地鐵第一個駕駛載客司機,現在是昆明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乘務部車間副主任,他在昆明地鐵已工作10年。“我很榮幸成為了第一個駕駛載客列車的司機。”王振宇回憶,“成為電客列車司機并不簡單,必須駕駛超過5000公里以上,才能取得電客列車司機的駕駛證。”

王振宇介紹,地鐵運營在調試階段時,車站屏蔽門要進行5000次連續開關門實驗,整條線路要進行三個月的試運行,才能真正投入試運營,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每位乘客的安全。

“地鐵引擎” 為昆明城市發展加速

地鐵作為貫穿城市的交通大動脈,自2012年“駛”入昆明,在帶給昆明市民便捷的同時,也為城市品質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隨著昆明地鐵網絡建設的不斷完善,市民出行不再受交通和距離的限制,變得更加準時、高效;沿線商圈和地面經濟,紛紛在地鐵紅利中加速繁榮;機場、高鐵站的輻射范圍也隨著地鐵進一步擴大,助力昆明與世界的交往……

最新昆明地鐵運行圖

如今邁入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時代的昆明,已擁有1、2號線首期、1號線支線、3號線、4號線、6號線,5條運營線路,總開通里程達139.4公里,線網累計運送乘客突破了11億乘次,在建線路3條,在建里程48.3公里。

顧昆說,按照近期建設規劃以及遠期線網規劃,未來昆明軌道交通新線網全長561.8公里,將由14條放射普線網+穿越快線的線網形態組成。

隨著軌道交通網線建設的不斷完善,縱橫交錯的軌道交通網將猶如“城市動脈”貫穿昆明各處,為社會發展、經濟建設、民生改善提供強大保障,也為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發展注入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