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剛過,昆明學院洋浦校區的三樓圖書館報告廳里,建筑工程學院的四百余名師生聚精會神地看著大屏幕上展示的“云上數字展廳”展館內容,接受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廉政教育“大餐”。
為不斷擴大云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教育的覆蓋面,基地講解員深化運用好警示教育“云上數字展廳”,將線上展館與線下講解相融合,走出實體展館,走進受教育單位,打造“移動式”警示教育基地。這既是云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開展教育工作的創新“招式”,也是基地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延伸服務觸角,緊緊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次積極探索。
主動“送教”上門,讓警示教育更加精準入心。在昆明學院,講解員結合受眾特點,定制講解案例,為現場觀眾深度剖析了近年來全省查處的教育領域腐敗案件和社會強烈關注的司法領域違紀違法案件,重點講解了職務犯罪年輕化及基層微腐敗案例等內容。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通過以案說紀、以案學紀、以案釋紀,用同行業、同齡人的慘痛教訓進一步增強警示教育的針對性和震撼力。
線上線下互融,打造“移動式”警示教育基地。如何讓“移動式”警示教育區別于受眾的自行學習瀏覽,更好地發揮教育作用?這得益于基地講解員與“云上數字展廳”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講解員的現場解說互動避免了受眾漫無目的、“走馬觀花式”的瀏覽。隨著數字展廳場景的切換和講解員的現場解說,全方位、立體式的視聽覺感受讓現場觀眾既“身”臨其境,也“心”臨其境。
“除了在預約場次上受到時間、人數、地域等限制外,參觀單位前往警示教育基地參觀時還要提前做好人員組織、交通協調、疫情防控等工作安排。”警示教育基地黨支部書記表示,通過創新講解模式,讓基地講解員帶著“云上數字展廳”到參觀單位開展講解,不僅能有效解決參觀單位實際出行困難、滿足不同參觀需求、降低參觀單位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基地的日常接待壓力,降低疫情防控風險。
此次“移動式”警示教育第一站選在高校,覆蓋面從新入職教師擴大到新入學學生,旨在上好廉政第一課,扣好廉潔人生第一粒扣子,打好思想“預防針”,將預防職務犯罪關口前移。無數前車之鑒證明,黨員領導干部的違法犯罪無一不是從第一次開始一步步走向罪惡深淵的。通過講解員的講解,在反面典型警示與正向引導激勵的強烈對比中,受教育師生從身邊人教訓中警醒,將堅定理想信念、心懷夢想擔當,創造出自己的無悔業績。(趙夢娜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