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談話函詢,讓我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同時也警示我要時刻謹記把群眾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依法依規依紀做好本職工作……”日前,梁河縣某單位一名干部在收到縣紀委監委第五監督審查室當面遞交的《談話函詢告知書》后說道。經談話函詢和組織核實,問題反映不屬實,該干部有關問題反映得到澄清。
近年來,梁河縣紀委監委切實加大談話函詢力度,始終把談話函詢作為落實第一種形態的有力抓手,不斷細化、深化、規范談話函詢工作,較好實現“未病先防、小病早治”的效果。去年以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已采取談話函詢方式處置問題線索10件次,其中鄉科級領導干部8件次,一般干部1件次,其他人員1件次,切實發揮談話函詢抓早抓小、加強監督管理的作用。
為提高談話函詢工作質量,在談話函詢前,該縣紀委監委從日常工作入手,多方面了解被函詢對象在思想、作風、紀律方面的平時表現,再對問題線索進行梳理、綜合分析和集體研判,理清問題線索脈絡,找準問題和矛盾的焦點。同時,為防止“一函了之”,持續做好函詢“后半篇文章”,該縣要求函詢對象要把函詢問題在本單位年度民主生活會上作出說明,縣紀委監委適時進行“回頭看”,按一定比例進行抽查驗證,內容圍繞形式、適用事實、證據、定性、時限、執行等方面進行,并視復核情況進行“二次談話”“二次函詢”。
除此之外,縣紀委監委充分做好被函詢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讓存在輕微問題的黨員干部及時說清問題,進行自我反省。對不實舉報及時澄清,通過監督調研、電話等方式進行函詢回訪,讓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引導干部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
“談話函詢作為實現‘四種形態’中第一種形態的重要方式,用有溫度的執紀方式打開黨員干部心扉,使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對于把談話函詢當兒戲,錯失組織給予的機會的,必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縣將強化日常監督,持續做好談話函詢工作。(陳敏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