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會澤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首責,積極推行“加法”監督新模式,著力破解監督瓶頸,助推基層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建立“4+1”政治生態評估預警體系,環環相扣開展政治監督。縣紀委監委面向全縣建立“4+1”政治生態評估預警體系(“一談一函三報告”),在重點監督對象關鍵指標評估、黨委書記履行主體責任情況、政治生態調研、政治監督談話的基礎上,發出政治生態預警函,從日常監督、重點研判、分析評價到政治監督談話、預警提醒、督促整改開展“環環相扣式”政治監督,著力糾正政治偏差和問題苗頭。
采取“預警+通報”創新方式,把探照燈照向“自家人”。該縣出臺實名檢舉控告黃紅牌預警機制,對承辦單位(部門)辦理實名檢舉控告的進度情況劃分層級,以黃牌、紅牌警告通知書形式實行發出預警、警告;出臺《會澤縣紀檢監察機關問題線索管理工作辦法(試行)》,建立健全線索移送、線索通報和責任追究機制,對線索處置情況進行“一月一督辦、一月一通報”;探索交叉評查模式,在各紀檢監察室之間開展案件互相評查,對案件實體和程序進行雙重審查,進一步提高辦案人員程序意識和證據意識。
“縣+鄉”同步推進,警示教育更接地氣。該縣注重運用本地查處的鮮活案例,制作拍攝本地違紀違法黨員干部警示教育片,充實本土案例,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依托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在樂業鎮探索建立村級黨風廉政建設教育站,以“四個一”活動為載體,開展廉政教育活動,擰緊農村無職黨員紀律發條。
“感謝監督提醒,上次談話指出的問題已按期整改。”“信訪件黃牌預警后,我們已經及時辦結,請驗收。”通過推行“加法”監督新模式,全縣監督工作做到了有抓手、有重點、有成效,在整合資源的同時,靶向施治,向群眾關注的痛點難點焦點精準發力。(李建槿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