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江:運用第一種形態“治小病”“防未病”

發布時間:2021-02-27 14:09:43   來源:臨滄市紀委監委

“去年以來,雙江縣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32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占總人次的52.3%,對反映問題不屬實或違紀情節輕微的及時予以了結47件……”數據背后,是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嚴格日常監督,運用第一種形態“治小病”防未病”的生動實踐。

實踐運用第一種形態,發現問題線索是關鍵。縣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將第一種形態的運用情況列入日常監督、紀律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工作的重要范疇,充分發揮派駐機構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不斷健全“1+1+N監督執紀監察聯動工作辦法”等制度體系,依托聯動片區機制,運用“蹲點式”“體驗式”等監督方式,擦亮監督“探頭”,直擊問題,提高監督質效。

“抓早抓小,用好用活第一種形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第一道防線。”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將進一步延伸監督觸角,著力從信訪舉報、監督檢查、專項巡察等多種渠道收集問題線索,緊盯節假日、婚喪嫁娶、干部任前等重要節點,聚焦民生民情、惠民資金管理、重大項目推進等關鍵領域,對督查發現的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露頭就打,通過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同時,為切實提高黨員干部“免疫力”,縣紀委監委通過落細落實約談提醒、通報批評等有效舉措,對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手機短信等載體,抓住關鍵節點向全縣黨員干部發送廉政提醒信息3.2萬余條,適時組織黨員干部觀看警示教育片,通報曝光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提醒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嚴守底線、不碰紅線,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為有效防止運用第一種形態流于形式,縣紀委監委嚴把質量關,對誡勉談話既強調誡的嚴肅,又強調勉的關懷,及時對談話對象的工作、生活等情況跟蹤了解,加強日常教育、管理監督和關心關愛。去年以來,開展黨風廉政談心談話及責任提醒談話298人次,對43名提拔、輪崗、改任的科級干部全覆蓋開展任前廉政提醒談話。

此外,縣紀委監委適時督促全縣各級黨組織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在黨員干部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受到責任追究時,及時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專題組織生活會,引導黨員干部把問題說透,把整改做實,真正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讓精準監督落在日常。(李榮芳 || 責任編輯  趙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