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麻栗坡縣紀委監委從嚴落實村務公開報備、資金監督臺賬、走訪群眾“三項制度”,把監督觸角延伸到田間地頭、街頭巷陌,緊盯責任落實和群眾反映的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和基層黨員干部把該負的責任扛起來,發揮監督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有效運轉中的保障作用,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縣紀委監委堅持把推動解決問題作為監督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政治巡察、案件查處、監督檢查、信訪舉報等發現的基層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強有關監管工作,堵塞監管漏洞,降低廉政風險,優化基層治理,以長抓長治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提升村級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
推動建立村組“一月一議”雙重議事制度。該縣以“涉民之事民做主”為原則,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每月固定一天,召開民主議事會議。由村民小組干部牽頭,村民全員參與,交心談心、討論存在困難問題對策,共同商議本村重大事項、重大項目;村民小組議事達成一致意見的,由村組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帶著意見共同參與行政村議事。同時,嚴格落實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處置報備審批制度,凡村組集體的林地、荒地、水庫、房產等資源資產出讓、出租,均要一事一議并報村(社區)、鄉鎮審批或備案,讓鄉、村兩級知曉掌握,避免出現“裝聾作啞”、連帶包庇等不良傾向,切實加強集體資產資源處置和集體收入的使用監管。
推動完善“一村一約”立規矩。該縣建立完善村規民約,全縣105個行政村建立各具特色的村規民約,有效改變了陳規陋習,推進鄉村移風易俗、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處處呈現風景美、風尚美、風俗美、風氣美的文明新氣象。同時,建立農村黨員責任區制度,將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網格化”,黨員網格長或者有威望、有能力、愿奉獻的居民黨員帶頭人任黨支部書記,把熱心居民黨員選配為黨小組長,建立村黨組織主導、黨員帶頭、村民共同參與的村級自我服務機制,推動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常態化、長效化。
推動建立“一月一曬”監督制度。認真落實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有關辦法,按照“村民最關心什么就公開什么”的原則,把低保、農村危房改造、征地補償、工程項目、誤工補助、“三資”管理等作為公開重點,每月通過公開欄公示、會議通報、大喇叭廣播等形式定期公開村級事務,隨時公開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讓村務在“陽光”下運行,確保村干部盡職擔當有方向、有底線、有成效,進一步增強群眾主人翁意識,提升人民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群眾是最強的監督力量,是基層治理的受益者、評判者,要經常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愿,消除痛點、解決難點、打通堵點,不斷發揮監督在基層治理中的基礎性、保障性作用,以高質量監督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劉顯貴 韋學蓮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