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案例說明,一些領導干部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就是因為不防范、不警惕而被人‘圍獵’,從幾頓飯、幾杯酒、幾張卡開始,到送錢、送車、送房,一步步落入了別人精心設置的圈套。這也警示我們,領導干部必須堅持交往有原則、有界限、有規矩,始終保持清醒。對部門中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哪怕很小,相互之間該提醒的提醒,該談話的談話,讓紀律成為常在的‘高壓線’和不可觸的底線……”這是勐臘縣磨憨鎮紀委近日深入鎮農業服務中心對農業系統干部職工進行警示教育的場景。
近期,結合全縣查處的2起農業農村系統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該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針對監督對象的不同量體裁衣,深入各單位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
3月中旬,勐臘縣紀委監委針對全縣農業農村系統中層干部,召開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會,講案例擺事實明政策,讓存在相關問題的黨員干部打消心中顧慮,主動投案;10個鄉鎮紀委圍繞縣紀委監委整治工作重點,將農業農村系統“活案例”嵌入到全縣正在開展的警示教育和家風教育中,釋放身邊案例警示震懾作用。
“人人都是監督者,人人都能參與監督是我們召開此次警示教育的目的。”勐侖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勐侖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發生嚴重違紀違法案后,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八小時之外”監管不到位問題,勐侖鎮針對問題舉一反三,針對“八小時之外”監督漏洞開展分層分類“關愛式”廉政談話,摸清干部“怎么想”,從而解“心結”改“歪念”,以談話拉近彼此距離,真正讓廉政談話起到扎緊紀律“籠子”,發現問題“苗頭”作用。同時,做好一案一剖析直抵人心的警示作用,動員干部職工做好互相間的監督、提醒,做到小問題早發現、早解決,營造人人參與監督的氛圍。
磨憨鎮則從預防在先的角度出發,做好以案促改,讓干部職工心存敬畏。以農業農村系統楊某兵、陶某,醫療衛生系統王某亮等本土震懾力大、針對性強的典型案例為教材,剖析系統性、區域性行業違紀違法特點,不僅僅讓接受警示教育者知貪腐從何而來,更知防腐要如何去做。
全縣紀檢監察機關著力用活用好案件資源,對資源領域、金融系統、醫療衛生系統、農業農村系統等影響力和震懾力大的案件進行一案一剖析,并開展系統性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持續將壓力傳導到案發系統每一名干部職工。同時,對違紀行為輕微的,在送達處分決定后,常態化、靶向性開展警示教育,讓處分決定“一張紙”到警示教育“一堂課”成為全縣黨員干部的紀律“高壓線”。(高歡 || 責任編輯 國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