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某,中共黨員,紅塔區春和街道團山社區第五居民小組居民,2021年4月23日22時20分因涉嫌酒后駕駛機動車被公安機關查處。”
4月27日,紅塔區紀委監委首次對公安機關移交的轄區范圍內黨員、公職人員涉嫌違反社會治安管理秩序問題進行集中通報曝光,在全區范圍內引起強烈震懾。這是紅塔區紀委監委用好通報曝光這一監督“撒手锏”,把公開通報曝光作為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重要抓手的一個縮影。
用好身邊典型案例,勝過空洞的說教。近年來,紅塔區紀委監委聚焦主責主業,用活用好通報曝光這一利器,持續加大對違紀違規黨員干部的通報曝光力度,馳而不息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風建設“中梗阻”、酒駕醉駕等違紀違法行為“請”到曝光臺上“曬一曬”,做到不回避、不遮掩、不袒護,讓違紀違法行為公開“露臉”。
為擴大警示教育覆蓋面,增強警示教育效果,除了文件通報以外,區紀委監委還通過“清韻紅塔”“紅塔區發布”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采取“同類案件同批曝光”方式,及時將查處的典型案例在全區范圍內進行通報曝光,既公開通報重大案件突出震懾力,也緊盯群眾身邊“微腐敗”,將警示效果傳遞到“神經末梢”,讓發生在“身邊的事”成為最好的清醒劑和教科書,全面提高黨員干部“免疫力”。
“以前主要采取以文件、會議等傳統方式對典型案例進行通報曝光,通報范圍小、渠道窄,現在充分利用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同步公開通報曝光,擴大了通報曝光范圍,提升了通報曝光質效。”該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介紹,通報的典型案例都是身邊的人,將違紀違法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職務和主要違紀違法事實、處理結果一一曝光,對黨員干部而言,這樣的警示震懾更直接有效,讓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紀律“高壓線”就在身邊。
通報曝光違紀違法“少數”是手段,警示教育“大多數”是目的。該區紀委監委深度剖析案件發生根源,查找廉政風險點,綜合運用到案發單位通報案情、宣布處分決定、到腐敗問題易發多發部門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等形式,深化以案促改,把典型違紀違法案例轉化為警示教育資源,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警醒廣大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胡艷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