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寫得很清楚,現在我可以提前準備需要的材料,也知道找誰辦、怎么辦了。”近日,在鎮雄縣赤水源鎮銀廠村,村民老張通過小微權力清單運行公示欄,了解鄉村公益性崗位申報所需的材料和流程。
近年來,鎮雄縣以規范、公開、監督為關鍵環節,在全縣262個村(社區)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運行監督機制,為行使村級小微權力制定固定的“路線圖”,促進基層組織規范行使村級小微權力。
制定清單,把小微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為此,鎮雄縣聚焦黨務、村務、財務等業務辦理流程和群眾關心的內容,圍繞“誰來辦”“怎么辦”,以圖表形式明確各項工作的名稱、實施主體、權力事項來由依據、權力運行操作流程、運行過程和監督管理、違反規定行為的責任追究等內容,確保群眾一看流程圖就知道所辦事項的具體步驟,防止基層干部推諉扯皮、故意刁難等問題。
權力清單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今年年初,鎮雄縣紀委監委組織縣民政局、扶貧辦、衛健局等部門,對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再次進行了梳理、歸納和調整,充實了包括“四議兩公開”、城鄉低保辦理和殘疾證辦理等村級小微權力清單事項38項,并重新擬定了小微權力清單運行流程圖和運行公開模板。
為使小微權力清單運行監督機制廣為人知,鎮雄縣各鄉(鎮)運用多種平臺載體、方式方法公示公開小微權力清單內容。有的把運行流程圖“刷”在村委會院墻上,有的把二維碼貼在辦事大廳顯著位置,有的在LED顯示屏設置滾動顯示,有的通過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
“現在網絡真方便,我在外地打工,用手機微信就能看到我家的補助資金發放情況,要找社區開低保證明的流程也是清清楚楚,不用來回跑‘冤枉路’了。”清明節回來探親的烏峰街道辦事處金鐘社區群眾萬某某說道。
監督的關鍵是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制定村級小微權力清單,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已經成為鎮雄縣強化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有力抓手。該縣將小微權力清單運行公開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的重要內容,督促村級干部用好權、履好職、辦好事。
同時,該縣還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監督檢查常態機制,加強對村(社區)組織實施、落實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公開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實現了村級組織和村干部行使村務權力監督全覆蓋,有效規范了村級小微權力運行。
據了解,自2016年7月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運行制度以來,鎮雄縣已累計公示農村低保申請、新農合、惠農資金發放等對象380萬余人次,公示村級財務收支、農村低保、惠農資金發放、易地扶貧搬遷、農危改等涉農資金使用情況110余億元,發現并糾正突出問題634個,充分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群眾合理訴求基本在村(社區)得到有效解決。
小微權力清單的推行,讓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也得到廣泛支持和認可。“現在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直接查詢村級財務管理、低保、農危改等各項事務,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明明白白,大家心里敞亮多了。”說起小微權力清單,鎮雄縣赤水源鎮螳螂村村民贊不絕口。(劉安杰 || 責任編輯 國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