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起廉歌跳起腳、干部群眾齊歡唱,群眾利益無小事、良好家風代代傳,攜手共建清廉村、鄉村振興譜華章……”走進牟定縣蟠貓鄉古巖村,隨處可見彝族群眾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手拉手同唱“廉政左腳調”、同跳“廉政左腳舞”的場面。
在“清廉村居”建設中,該縣注重效果導向,突出民族特點,將民族文化與廉潔文化有機融合,充分挖掘地方民族文化中的“廉潔因子”,創作“廉政左腳調”“廉政花燈”,并在全縣干部群眾中廣泛傳唱。開展家規家訓傳萬家、廉潔文化進萬家、廉政故事萬家講、廉潔家庭萬家評等“四萬”活動,建設清風墻、廉政書屋、廉政文化長廊、制作廉政展板、書寫廉政標語等,教育引導群眾唱廉、學廉、思廉、頌廉、守廉,在全縣上下形成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良好氛圍。
同時,該縣以建制度管長遠為目標,圍繞村級“三重一大”、“四議兩公開”及“一事一議”等事項,建立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方面制度,實行制度治村。圍繞規范“小微權力”運行、厘定村集體“三資”管理、農村低保審批、農村醫療救助等方面,編制流程圖,推進“陽光治村”;圍繞基層黨建、便民服務等,制定村干部履職負面清單41條,為村干部廉潔履職劃出紅線,深化“廉潔治村”;圍繞健全基層民主管理機制,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在全縣選聘鄉村振興特邀觀察員90名、鄉村振興項目廉潔評估員95名和監察聯絡員89名,組成“三員”隊伍,為“小微權力”行使裝上“千里眼”“順風耳”。設置清廉黨務村務欄,形成“干什么讓群眾提、怎么干讓群眾議、好不好讓群眾評”的良性互動,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拓展群眾治村,通過建章立制,達到用制度規范權力、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效果。
該縣在7個鄉鎮89個村居委會開展“清廉村居”建設,把“清廉村組”作為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的突破口,全面分析、深入調研,選取5個群眾基礎好、村組集體經濟達到3萬元以上的自然村組,創新探索“清廉村組”建設,建立“十戶一體”村民議事說廉制度,開展十星級黨員、十星級黨組織、十星級村組“三十星”爭創活動,積極引導群眾參與監督、延伸監督觸角,調動群眾參與廉潔建設的積極性,打通監督“最后一米”,為云南“清廉村居”建設打造“牟定樣本”。
“‘清廉村居’建設不僅健全完善了基層監督體系,也是一體推進‘三不’一體化、深化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把農村政治生態再造作為“清廉村居”建設的重要保障,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不斷強化農村干部不想腐的自覺,實現村務清明、村風清朗、干群清爽、鄰里清和,為鄉村振興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王德芹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