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培訓機構的教師有多少人?有沒有違規聘請公辦學校教師授課?”“一節課的費用是多少?是否存在預收超3個月培訓費或60個課時費的情況?”……近日,峨山縣紀委監委駐縣人大機關紀檢監察組聯合縣教育體育局對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監督檢查。
近年來,隨著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快速增長,校外培訓亂象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今年7月,峨山縣紀委監委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的實施方案》,將整治校外培訓亂象納入縣紀委監委督促整治項目,立足紀檢監察機關職責定位,督促縣教育體育局牽頭,民政、市場監管、住建、消防等部門參與,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清理整治專項行動。
據悉,此次清理整治對象為轄區內面向學齡前兒童和中小學生開展非學歷培訓(含在線教育)的校外培訓機構,時間從7月初開始,到12月底結束,分謀劃部署、集中整治、總結鞏固三個階段。重點整治未取得辦學許可證、未在民政部門或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等違規違法經營;超審批辦學層次和內容辦學、擅自變更辦學地點或自行設立分支辦學機構等八類不規范行為,引導校外培訓機構依法依規誠信經營。
“清理整治不是簡單的一關了之,旨在通過嚴格監管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駐縣人大機關紀檢監察組負責人介紹,此次清理整治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治理”的原則,采取疏堵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施治的方式,事前嚴把準入關,事中依法加強監管,事后建立退出機制,形成校外培訓機構閉環管理。對違規違法辦學的培訓機構,督促職能部門該整改的整改,該補證照的補證照,該取締的堅決取締,嚴肅整頓,絕不手軟。
為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縣紀委監委督促縣教育體育局建立校外培訓機構清理整治工作協調機制以及監督檢查、違規查處機制,推進行政審批、登記注冊、行政執法等環節有序銜接;督促教育、市場監管、民政等職能部門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拓寬問題線索來源渠道;強化常態化監管,建立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制度,適時向社會公布結果。
此外,縣紀委監委拍攝了《峨山縣集中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系列宣傳教育片——讓教育回歸校園》,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擴大宣傳面,發動群眾參與清理整治校外培訓機構專項行動。
縣紀委監委注重從源頭著手,督促教育部門嚴把課堂教學質量,全面開展課后服務,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精神,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涉及多個領域,我們要樹立‘一盤棋’思想,督促職能部門強化系統監管、綜合監管。”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打著教育旗號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緊盯不放,堅決改到位、改徹底,讓校外培訓回歸教育的本質和初心,真正成為校內教育的有益補充。(李瑞萍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