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小監事會”助力災后民房建設工作

發布時間:2021-08-19 17:05:26   來源:大理州紀委監委

“小監事會成員對村里災后民房等級評定工作開展全程監督,清理財務時沒有‘小監事會’成員集體簽字,絕對過不了關。”漾濞縣雞街鄉菜白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茶正康介紹。

自災后民房建設啟動以來,漾濞縣在此次建設工作中探索復合型監管機構——“小監事會”,即通過列席會議、實地查看、質疑質詢、定期議事、調閱資料、個別訪談等形式,對災后民房建設村務決策等實行監督,初步實現“小監事會”運行“無障礙”、監督“全過程”、效用“最優化”。

厘清“小監事會”職責邊界,確保監督運行無障礙。災后民房建設“小監事會”一般由3名成員組成,由黨員和村民代表提名推薦,民主選舉產生。“小監事會”集災后民房建設“民主評議、矛盾化解、政策宣傳、村務監督”于一體,充分利用他們在群眾中的威信力和影響力,參與決策、監督、管理,代表群眾主動尋找問題、化解問題。同時賦予災后民房建設“監事會”列席、審核、查證、質詢和直報等權力,對災后民房建設等重要事項,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督。此外,“小監事會”根據職責組織開展“群眾說事日”活動,與群眾面對面互動交流,對群眾關注的民房建設等級評定事項集中說事,集中答疑,現場會辦,進一步提高群眾知曉率、滿意度。

明確“小監事會”監督程序,確保實現監督無縫隙。“小監事會”成員全部下沉到受災農戶家中,以普遍走訪的形式,切實做到“干部落實下去,民情打撈上來”。“小監事會”遵循“事前參與、事中監督、事后公開”的原則,監督群眾D級恢復重建、D級修繕加固、C級修繕加固建設戶的評議評定等重大工作。通過上門走訪、個別約談等方式,廣泛收集村民意見建議,并及時向村“兩委”反映,對發現的問題提出質詢和改進意見,以此督促村委會決策更加民主科學、村干部辦事更加公平公正。全程參與監督,實現“一事一記”,“小監事會”成員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監督意見,事后參與評議,提升群眾滿意度,并通過公開欄、召開會議、個別反饋、回應群眾質疑等形式公布監督結果,給群眾一個“明白”,還村干部一個“清白”。

創新“小監事會”工作機制,確保監督效用最優化。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實行工作例會、定期報告工作、民主評議制度,確保“小監事會”規范有序、高效運轉。同時,嚴格督查制度,組織相關部門對“小監事會”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常態化督查,對履職不到位的人員及時提醒甚至問責處理,督促“小監事會”成員履職盡責。推行“小監事會”,是“黨建+村民自治”的一種大膽創新和有益探索,此舉最大限度地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還權于民,推動實現村級“自主議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務”。

目前,全縣各村民小組民房建設“小監事會”網格全覆蓋,“小監事會”的成立為村委會協調處理災后民房建設棘手問題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建立健全群眾反映訴求“受理——交辦——辦理——反饋”的全流程閉環化工作機制,加大民事調解力度,共同商討、調解、處理、反饋,合力形成讓群眾滿意的解決方案,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以閉環處理方式為民解憂。

“成立災后民房建設‘小監事會’,讓我們老百姓對民房建設政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現在對鄉村干部工作都非常滿意,‘小監事會’真是起到不小的作用呀。”一位受災村民感慨道。(左金宏  常進飛 || 責任編輯  楊玉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