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發揮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前哨”“探頭”作用,提高監督精準發現問題能力,鶴慶縣采取有效措施,探索破解村務監督難題的有效方法。
今年來,鶴慶縣選優配強了117個村(居)務監督委員會班子。換屆結束后,各鄉鎮及時通過任職談話、警示教育、廉政談話、業務培訓等方式,提高村(居)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水平和監督意識,確保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有作為、敢擔當、勤履責。嚴把政治關、勤廉關,聘請了117名監察聯絡員,建立工作臺賬、實施工作月報告制度,切實把監督“觸角”延伸到基層一線,實現黨務、村務監督全覆蓋。
強化培訓,明確職責破解“不會監督”。組織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全體成員開展履職任職培訓,對村(居)務監督委員會職責權限義務、監督內容和程序制度等進行重點學習。組織新任村“兩委”班子開展任職培訓,安排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專題課程,以案釋紀解讀黨紀法規,運用近年鎮、村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清楚村、組廉政風險點在哪里,明確工作重點。
談心談話,常態提醒破解“不敢監督”。鄉鎮紀委書記與黨總支書記、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開展談心談話214人次,打消監督與被監督、領導與被領導兩者之間的顧慮和矛盾,強化村“兩委”干部接受監督的自覺性。定期組織召開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工作例會,開辦“監督小課堂”提高責任意識和監督能力;交流工作心得,及時發現問題,研究解決困難的有效措施,切實整改完善,督促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敢于較真碰硬、忠誠履職盡責。
交叉檢查,推動工作破解“不想監督”。各鄉鎮紀委定期組織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對當前重點工作及落實情況進行交叉檢查。結合工作實際梳理常態化清單和個性化重點工作清單,各交叉檢查組開展相互評查,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交流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問題,集思廣益推動監督工作落實落細。對發現問題,在反饋次月開展“回頭看”;對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由鎮黨委書記、掛包領導運用第一種形態開展提醒談話;對“三資”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由分管副鄉鎮長牽頭、鄉鎮農經站開展專項督查,督促指導全面整改、完善制度;對發現的問題線索,嚴查快辦,嚴肅追責問責。
“下一步,我們要結合基層工作實際,加大對群眾工作難度大、熱點多的村(社區)的‘蹲點式’監督,把對基層小微權力的監督抓細抓實。”該縣紀委監委一名負責人介紹,要以村務監督的提質增效,深入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的實際成效。(蔣玉梅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