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單元組明察暗訪發現:2021年4月20日,官渡區供銷社召開機關委員會黨員大會,參會人員120人,支出會議餐費7308元,參會人數超出會議管理有關規定。”今年9月起,昆明市紀委監委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違規吃喝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精準選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針對性的違規吃喝案例進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截至目前,該市共公開通報曝光6期,曝光問題19起。
5年來,昆明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堅持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么問題,用精準監督推動精準整治,以一個個專項整治“小切口”撬動黨風政風“大風氣”轉變。5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770個,追責問責1198人;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3086個,追責問責4271人。通過糾“四風”、樹新風,不斷夯實作風建設根基,為城市建設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今年7月,昆明市紀委監委出臺了《昆明市紀委監委靶向監督工作辦法(試行)》,聚焦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執法司法等13個重點領域,結合地區、系統、行業實際,按照選擇“小切口”,一年一專題、一項一方案的思路,自主確定靶向監督工作內容,通過一項項整治、一次次監督,深化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辦好民生這件大事,就要解決好群眾關心的一件件小事。”昆明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紀委監委深化運用“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制度機制,創新建立“1+4+2+X”監督模式,采取1個監督檢查室、4個派駐紀檢監察組、2個縣(市、區)紀委監委、財政、審計等職能部門的組合方式建立監督單元組,有效整合監督力量,在全市范圍內統一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提升監督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市紀委監委對監督檢查情況進行分色管理量化評分,綜合運用“互聯網+”智慧紀檢平臺,依托專項監督檢查“一表通”系統,以信息化系統替代人工收集、匯總,精準跟進監督,持續強化系統整治合力。
把握作風建設規律,須緊盯節假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突出問題導向,以“小切口”抓出大成效。5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查享樂、奢靡問題,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查處公款吃喝、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等問題50個,追責問題75人。深入開展“六個嚴禁”“小金庫”以及領導干部利用名貴特產等特殊資源謀取私利的專項整治,嚴查定制、贈送、收受高檔酒、茶和其他特殊定制品等行為,通報曝光黨員和公職人員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四風”問題等73期150人,有效推動突出問題的解決。聚焦影響改革發展的干部作風問題,集中治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嚴肅查處和糾正不擔當、不負責、懶政怠政等問題3827個,追責問責1533人。
在保持懲治“后墻”不松勁的同時,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標本兼治,用“三不”一體推進理念深化作風治理成效。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從具體作風問題透視背后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查找日常監管、制度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做實以案促改和警示教育,推動形成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5年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發出紀檢監察建議1319份,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建章立制528項,推動堵塞漏洞、健全制度、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越做越實。
此外,該市紀委監委著眼政治生態凈化優化,大力推進“清廉昆明”建設。在全市領導干部中開展警示教育、家風教育“三個一”系列活動,聯合市委宣傳部、市婦聯等部門開展家庭助廉、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故事、評選最美廉潔家庭等主題活動。提升打造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示范點,開展“知紀明規懂法”教育活動,成立“清風春城講師團”,組建“清風(春城)工作室”,全方位、多層次推進廉政文化宣傳教育。同時,深入挖掘本地區紅色資源和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讓清正廉潔、干事創業的新風正氣不斷充盈。(付潤瑞 || 責任編輯 楊玉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