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受理信訪舉報10480件,處置問題線索7245件,立案審查調查2967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662人,采取留置措施189人,涉嫌犯罪移送檢察機關156人……一組組數據體現了楚雄州審查調查工作的累累碩果,彰顯了楚雄州紀檢監察工作的辨識度和貢獻率。
5年來,楚雄彝族自治州紀委監委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策部署,探索建立專家授課、全員輪訓、跟班辦案、實戰練將等制度,下足“繡花功夫”,抓好審查調查核心業務,譜寫審查調查新篇章,助推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專家授課規范審查調查標準“一把尺”
——“業務實訓夜校”提能力。今年6月起,楚雄州紀委監委制定紀檢監察“業務實訓夜校”課程表,每周三晚定時開講。領導干部和業務骨干上臺授課,縣鄉紀檢監察干部用視頻會議系統聽課。授課“教材”包括函詢報告、初核方案、立案呈批報告、審查調查方案、談話詢問訊問筆錄等標準化辦案文書內容。通過傳授辦案技巧和經驗、解讀“紀法雙施雙守”的細節和重點,精準用好紀律和法律尺子,著力提高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審查調查模塊化、規范化、標準化水平。
——專家建模定藍本。州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牽頭制作規范審查調查工作辦案模板,形成系統完整、元素齊全、操作性強的辦案文書參考樣式,要求各專案組參照執行,為模塊化、規范化、標準化辦案提供權威藍本。
——案件復盤抓質量。州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監督檢查室、審查調查室每年及時開展案件復盤辨析工作,圍繞事實情節、定案證據、性質判定、處理方式、程序手續、處分執行、卷宗歸檔等方面對案件進行“把脈問診”,嚴把案件質量關。
跟班辦案織密審查調查力量“一張網”
——全員輪訓強化鄉鎮力量。今年6月1日,第一批33名鄉鎮紀檢監察干部到楚雄州紀委監委開展業務實訓。州紀委監委根據個人工作經歷、業務專長、性格特點等情況,統籌其參與機關業務、專案辦理等工作。該州計劃用2年時間分3批組織103個鄉鎮各1名紀檢監察干部到州機關進行業務實訓,切實提升基層紀檢監察干部能力素質。
——跟班辦案培養辦案能手。建立“1+2+N”辦案專班(“1”即1名辦案專家,“2”即2名辦案業務骨干,“N”即多名無辦案經歷人員),將州縣鄉三級紀檢監察干部納入專班參與案件辦理,讓每位干部都有辦理案件特別是辦理留置案件的機會。在實戰中傳授本領、培育新人,形成“老手”帶“新手”、“老兵”帶“新兵”的能力梯次、年齡梯次,優化“戰斗序列”,持續培養辦案能手,不斷充實辦案人才隊伍。
實戰練將盤活審查調查統籌“一盤棋”
——“四個親自”抓牢實戰練將。楚雄州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和各縣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領銜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并以“案件主辦人”的角色統籌審查調查工作。建立“四個親自”實戰練將機制,親自把好程序關、親自組織外圍調查、親自參與內審訊問、親自落實安全責任,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在專案一線彌補知識短板、能力弱項、經驗盲區,提升辦案綜合實踐能力,確保案件辦理全過程指揮得當、穩慎有效。
——健全制度規范工作流程。建立州紀委書記、州監委主任專題會議事規則,制定審查調查流程圖等,規范審查調查工作、線索受理和處置工作,逐步實現紀法貫通、法法銜接,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以案促治抓好警示教育。注重發揮審查調查的震懾作用,挖掘案件背后深層次問題,做好案件剖析工作。2018年起,每年組織編印《“警鐘長鳴”楚雄州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讀本》,利用查處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件組織拍攝專題片。《醫者之鑒:折翼的白衣天使》等專題片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播出,把少數人的教訓變成了多數人的警醒,實現審查調查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5年來,楚雄州紀委監委堅持筑牢信仰之基、砥礪信念之魂,敢于亮劍、善于斗爭、秉公執紀、嚴格執法,以嚴的作風淬煉擔當精神,讓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
5年來,楚雄州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連續3年被省委考核為“優秀”,州委書記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連續2年被省紀委監委評為“優秀”,州紀委監委連續2年被表彰為“云南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王先才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