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仨^去5年,臨滄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聚焦民生痛點強化精準監督,破解民生難點提升監督效能,掌握民生盼點強化警醒震懾,以堅決的態度、過硬的措施整治侵害群眾利益問題,以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扎實成效用心答好“民生考卷”。
立足監督職能,解決民生痛點
臨滄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首責,緊盯征地拆遷、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等關切民生的問題,運用“源頭式”監督方式,深入開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解決影響群眾生活幸福感的痛點。
該市紀委監委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開展3年廉潔扶貧專項行動。對扶貧領域突出典型問題提級辦理、直查直辦,堅決嚴肅懲治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問題,共受理扶貧領域問題線索10338件,處理9587人,通報曝光典型問題618批841起。
通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鳳慶縣魯史鎮政府原武裝干事字某壘充當惡勢力“保護傘”,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多起涉黑涉惡腐敗問題典型案例,讓廣大群眾拍手稱好。
同時,全市先后圍繞生態環保、重大項目推進情況等開展14輪次的專項紀律檢查,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589個。自開展醫療衛生行業不正之風專項整治以來,1332名醫療人員上繳不當得利,醫療系統不正之風得到持續糾治。
5年來,臨滄市紀委監委堅持從群眾角度發現問題,深挖“病灶根源”,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2344個,處理3203人,讓人民群眾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
堅持以民為本,解決民生難點
該市紀委監委深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拓寬監督渠道,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著力打造維護群眾利益的“新陣地”。
同時,市紀委監委建立民情信息員制度,在全市945個行政村(社區)聘請了13546名村里能人和教師作為民情信息員,充分發揮他們貼近群眾的優勢,暢通群眾利益訴求,厚植基層監督“須根系”,推動解決漠視群眾利益、職能部門履職盡責不到位等問題訴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紀委監委運用領導干部涉權事項公開監督平臺軟件,依靠“互聯網+”新途徑,實現資金發放透明化、群眾參與便利化、廉政檔案數據化、問題排查智慧化、權力監督精準化,用大數據管住“微權力”,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給群眾明白、讓干部清白;滄源佤族自治縣通過制作“佤漢”雙語版巡察公告,在巡察組駐地、被巡察單位以及各村委會進行廣泛張貼,并播放佤語巡察音頻,全面開啟雙語巡察新模式,破除語言障礙瓶頸。
5年來,臨滄市紀委監委依靠基層監督“觸角”發現群眾身邊的問題,將更多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化解在基層,讓群眾感受到身邊的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護。
做好“后半篇文章”,解決民生盼點
“海晏河清、碧水藍天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我們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后半篇文章’追求的目標。”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市紀委監委用好用活紀律教育、警示教育、群眾性廉政文化宣傳教育,讓案件說話,讓警示入心。運用“1234”促改聯動工作法,針對監督檢查、審查調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向有關單位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和監察建議書,督促全面查擺問題、堵塞漏洞。組織拍攝《葉娜的眼淚》《被紅包絆倒的局長》等一批警示教育片和廉潔教育微電影,建好用好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推動以案為鑒、警鐘長鳴。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紀委監委與群眾相約在大榕樹下講廉政黨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黨史學習教育和廉政文化知識,真正讓黨員群眾聽得懂、學得進、用得好。
此外,市紀委監委積極推進“清廉臨滄”建設工作,以清廉機關、清廉企業、清廉村居、清廉學校、清廉醫院等清廉單元建設為引領,以點帶面,以“清”促“治”,實現全方位全領域向清廉目標不斷邁進。云縣紀委監委督促縣醫共體總醫院完善制度,打造無形“緊箍咒”,規范權力運行;鎮康縣紀委監委打造沿邊廉政教育基地群落,在群眾身邊勾勒獨特的廉潔“風景線”。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黨風廉政宣傳教育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黨員群眾的理念,厚植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引導干部群眾思想上崇廉尚廉,行動上踐廉護廉,推動黨風、政風、民風、社風持續向上向好。
過去5年,臨滄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用鐵的紀律當好守護群眾利益“答卷人”。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展望未來5年,臨滄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讓清廉之風吹遍臨滄大地。(王曉燕 聶海濤 || 責任編輯 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