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2日,華坪縣委原副書記、縣政府原縣長龐新秀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7月28日,麗江市古城區委副書記、區長朱學斌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9月13日,麗江瀘沽湖管理局二級調研員沙振國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近三個月時間,麗江市紀委監委公開通報了一批違紀違法案例。一條條“權威發布”背后,展現的是麗江市委將全面從嚴治黨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
5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持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鞏固發展全市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市紀委監委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做到態勢不改、節奏不變、力度不減,著力削減存量、遏制增量。
——聚焦“關鍵少數”,突出重點領域,緊盯重要崗位,嚴肅查處了麗江市林業和草原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沙瑪阿嘎,麗江市公安局原副局長、交警支隊原支隊長李建林,麗江市教育局原黨組書記、局長胡志海等一批“一把手”違紀違法典型案件。
——深入鏟除寧蒗彝族自治縣新營盤鄉原民政干事毛建華、古城區金山街道東元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和春朝、永勝縣松坪鄉移民服務中心主任李必全等一批啃噬群眾利益的“蠅貪蟻腐”,有效遏制了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勢頭,讓群眾對反腐工作的認可度不斷提升。
——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全面開展“兩個一律”“一案三查”回溯核查工作,嚴肅查處了麗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原庭長楊廷江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案件。
5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5380件次,處置問題線索4448件,立案審查調查2086件2348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115人,查處職務違法犯罪案件197件247人,移送司法機關156人。
深化以案促改,扎牢“不能腐”的籠子
市紀委監委出臺《關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以案促改的實施辦法》,把案件剖析與對地方、單位的政治生態分析緊密結合起來,縱深推進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
——深化典型問題系統整治。針對住建領域發生的麗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原局長張存正和麗江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黃光富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市紀委監委督促案發單位召開專題黨風廉政建設會議和民主生活會,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建立完善以案促改工作臺賬,排查廉政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修改完善內部制度機制,推動堵塞制度漏洞,推動以案促改常態化,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方的良好效果。
——建立政治生態綜合評價體系。精準刻畫75家市直單位和5個縣區“政治畫像”,對突出問題列出清單,限時整改。
5年來,向29個地方和單位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審批監管、執法司法、協會管理等重點領域監管制度建設。針對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等發現的易發高發多發問題,督促各級各部門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督促落實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規范差旅伙食費和市內交通費管理,堵塞權力運行和資金監管漏洞,扎牢“不能腐”的籠子。
加強黨風廉政教育,筑牢“不想腐”的自覺
從“靈芝花”變成“一霸手”的市林草局原局長、把單位當做“私人領地”的人防辦原主任、為賭場充當“保護傘”的原基層公安干警……在全市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暨家風教育座談會上,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給坐在臺下的黨員領導干部及家屬敲響了警鐘。
——以身邊案教育身邊人。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作用”,扎實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推進開展一次肅流毒警示教育、拍攝一部好家風微視頻、進行一次廉政家訪的“三個一”系列活動;開設“清風麗江”專欄播放“麗江好家風”系列專題片;拍攝《家風潤麗江 清風拂我心》《清風徐來》等廉政專題片……
5年來,共組織全市500多個單位30000余人次到麗江市廉政教育基地開展廉政教育。
——對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現仍在職在崗的150余人開展回訪教育,幫助提高認識、改正錯誤,重新煥發干事創業熱情,真正傳遞組織的溫暖和關懷。嚴格貫徹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
5年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5630人次,其中第一、二種形態占比87.4%,結構更趨合理。
站在新起點,啟航新征程,麗江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守初心、忠誠履職,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把麗江建設成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鄉村振興示范區、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舒英妹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