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本質是政治監督,巡察是對被巡察黨組織的全面‘政治體檢’,巡察組成員必須政治過硬,理想信念堅定,業務能力高強……”洱源縣委第十四輪巡察第一巡察組臨時黨支部書記在支部會議上說。近日,正在開展的縣委第十四輪巡察工作中,5個巡察工作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旨在把黨的支部建在巡察第一線,通過發揮臨時黨支部教育引領、戰斗堡壘、橋梁紐帶作用,全面提升巡察工作質效。
加強政治學習,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教育引領作用。巡察組成員從各部門抽調,各自情況不同,難免存在思想有偏差、認識不到位、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只有通過政治學習,提高巡察組成員政治站位,才能準確把握政治巡察定位,聚焦巡察重點。針對這些問題,5個巡察組及時成立臨時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采取召開黨員大會、集中學習、交流討論等方式,常態化組織黨員干部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及時傳達中央、省、州關于巡視巡察工作的最新要求,切實增強巡察干部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
加強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5個臨時黨支部書記分別由巡察組組長擔任,實行“一崗雙責”,確保巡察工作與黨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在巡察工作中,深入研判問題線索,明確巡察重點,直面矛盾問題,敢于較真碰硬,敢于唱“黑臉”,督促被巡察黨組織把管黨治黨責任落到實處,促進巡察組成員認真履職盡責,確保真正巡到點子上、察在關鍵處,充分發揮巡察震懾作用。同時,在臨時黨支部的領導下,不斷加強巡察期間干部的教育、監督和管理,以黨建促巡察,為巡察工作高質量開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加強業務培訓,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橋梁紐帶作用。通過采取定期召開支部會、專題會、討論會、交流會等形式,圍繞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有關內容,組織開展研討交流,相互學習借鑒,切實增強巡察干部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以開展談心談話、經驗傳授、答疑解惑的方式,及時消除破解巡察工作中面臨的“熟人社會”、巡不深察不透等巡察難點,為巡察干部在一線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推動巡察工作規范化、專業化,助推黨內監督見實效。同時,各巡察組與被巡察單位干部廣泛談話,多種形式聽取干部群眾對被巡察單位班子成員的意見,增強干部群眾對巡察工作的支持與信任,進一步提升工作質效。
“設立臨時黨支部,能夠有效增強巡察干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不斷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該縣巡察辦負責人表示。(楊麗萍 || 責任編輯 國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