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 | 補交的700元租金

發布時間:2021-02-12 08:28:15   來源:玉溪市紀委監委

“多虧了巡察組啊,雖然我們小組的集體收入只增加了700元,但對今后的集體資產再出租時有了參考指導性,也有效避免了集體資產的流失。”紅塔區大營街街道趙桅社區四組組長對回訪的巡察組人員說道。

事情還得從去年8月該區五屆區委第十三輪巡察組進駐該社區開展巡察說起

為將巡察工作做深做透,巡察組通過實地走訪群眾及個別訪談發現問題,幫助解決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

“看了巡察公告,你們應該是巡察組的同志吧?”

“是啊,請問你們有什么事情要向我們反映?”

“我們是趙桅社區四組的居民,我們小組的石老奔山果園租給了曾某、曾某某二人,租期長達30年,租金才300元一年,這個明顯是不合理的,群眾意見很大啊。”

民生問題無小事!問題到底出在哪?為什么租賃合同長達30年,租金才每年300元,看著來訪群眾期盼的眼神,巡察組迅速行動,核實了解,探明究竟。

根據調查所掌握的信息資料,巡察組及時召開組務會進行分析研判,擬定下一步談話方案,拿準吃透相關規章制度和紀律條例之后找到了該社區四組組長了解情況。

“請你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們租賃石老奔山果園的情況。”

“當時租的時候,一畝地300元的價格,簽30年合同,這在2002年的時候差不多就是市場價了。”

“組長,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原來這個是有規定的……”

“你了解過現在同地段的地價嗎?如今300元一畝的果園租金,你覺得合理嗎?”經過巡察組工作人員的語重心長的談話,該社區四組組長陷入了沉思。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發動群眾是最好的辦法。巡察組再一次進村入戶,找幾位群眾了解情況。“石老奔山果園租期30年啊,才300元一畝,這明顯與市場價不符。”村民們回答道。

為慎重起見,巡察組在調取了該社區四組賬目,翻閱小組租賃合同后,又到大營街街道、趙桅社區了解了情況,經層層詢問調查后,對群眾反映的“石老奔山果園租賃不合理”落了實錘。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點一滴見初心。巡察組隨即向該社區下發《立行立改通知書》,要求由社區牽頭,找出癥結,立行立改,解決問題。

該社區黨總支高度重視,迅速反映,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反復溝通協調,最終在收到整改通知書一周后,社區四組黨員、居民代表會議上一致決定,把石老奔山果園租期調整為20年,鑒于前19年的租金已經按照每年300元收取,最后一年的租金補交700元,按照每年1000元收取。

“雖然只是補交了700元的租金,但在抓好具體問題整改基礎上,我們還要深挖問題根源,對集體資產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以案為鑒,嚴格按照《紅塔區村組權力清單三十八條》和《紅塔區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加強對社區集體‘三資’管理,尤其對資產承包、租賃、出讓管理按照‘三重一大’‘四議兩公開’程序決策,采取公開競價、招投標方式,按程序運作。”該社區黨總支書記說道。

針對該問題的發生,該社區精準研判分析,堵塞制度漏洞,認真抓好以案促改工作,要求各小組對集體資產租賃合同進行全面梳理排查,完善集體資產租賃合同管理,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三資’問題牽涉群眾切身利益,只有確保‘三資’合同合情合理、合法合規,防止集體資產流失,才能真正維護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巡察向村居延伸,就是更好把巡察工作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委巡察辦主任深有感觸地說。(紅塔區紀委監委 何玉芬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