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新文水庫淹沒區土地確權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群眾怨言多,村民在其他工作上也不太支持,工作不好開展……現在卻大不同了,通過巡察組與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新文水庫淹沒區土地確權問題已經解決,村民的心氣順了,對村‘兩委’各項工作也比較支持,特別是近期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都踴躍參與其中。”
是什么原因,讓該村土地確權難點得以突破?這還得從一份巡察專報說起。
去年3月,縣委啟動第十一輪巡察,第三巡察組進駐期間有群眾反映,自家新文水庫淹沒區的土地還沒有確權。“群眾關心的事情,就是巡察組需要解決的事情。全鎮還有多少戶像這樣沒有土地確權的?問題的癥結究竟出在哪兒?”經過反復研究,巡察組決定深入了解。通過走訪,查閱資料,巡察組摸排出全鎮還有322戶土地未確權。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涉及縣農業農村局,直接讓鄉村組做巡察整改工作的方式行不通,這個棘手的問題也擺在巡察組面前。
巡察組明確工作思路,形成巡察專報,上報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和縣委書記專題會,建議“雙管齊下”:一方面從健全和完善管理措施入手,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責任,強化監督。另一方面責成相關部門限時完成現有問題整改工作,要求明確到具體人員、具體時間,盡快解決老百姓的土地確權問題。
接到該巡察專報后,縣委在分析研判、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采納了該條建議,通過縣委書記交辦、縣級分管領導督辦、被巡察的興泉鎮一把手主辦,截至目前,新文水庫淹沒區涉及的322戶農戶土地確權工作已基本完成。
“巡察不只是發現問題,更要想方設法推動問題的整改。作為巡察干部,發現和推動解決老百姓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我們的職責使命,我們形成的巡察專報有利于督促職能部門查找體制機制漏洞、加強整改落實,切實推動將巡察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縣委巡察辦主任表示。(劉仕梅 || 責任編輯 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