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巡察整改,碧城鎮西山村黨總支由‘后進村’變為了‘先進村’。”日前,一條“巡察讓‘后進村’華麗蝶變‘先進村’”的報道在祿豐市紀檢監察系統中掀起了一波點贊熱潮。這也是祿豐市對村(社區)開展政治巡察,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基層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
2019年以來,祿豐市先后完成了對167個村(社區)黨組織的常規巡察,對21個村(社區)開展了巡察“回頭看”,實現了對村(社區)巡察全覆蓋的目標任務。巡察共發現村(社區)黨組織存在問題1336個,其中,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到位問題196個,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96個,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243個,涉及民生領域突出問題182個,其他方面的問題519個。通過巡察,對村(社區)政治監督的“終端效應”不斷被激活,打通了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
在對村(社區)巡察過程中,該市創新方法、多措并舉,做足巡察前“功課”,做深做實巡察“后半篇文章”,著力提升巡察質效。
為充分發揮巡察“探照燈”“顯微鏡”作用,該市在啟動對村(社區)政治巡察前,圍繞村級巡察巡什么、怎么巡,認真研究制定對村(社區)開展巡察工作實施方案,巡察前做實“功課”。提前向審計、信訪、公安等了解掌握被巡察村(社區)黨員干部違紀違法、信訪舉報等相關情況,做好組織保障及信息收集工作;對抽調人員基本情況進行認真分析,對鄉鎮抽調參與巡察的干部實行異地交叉巡察,對在被巡察村(社區)鄉鎮工作過的組長,一律嚴格實行回避制度,破解不敢巡、不愿巡等“熟人社會”影響,進一步提升巡察質量。為拓寬問題來源,該市通過利用趕集日向群眾發放“巡察組來啦”宣傳手冊,在學校、村組人員集中的地方張貼巡察公告,錄制音頻宣傳資料,利用農村“大喇叭”反復播放巡察公告等方式,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動員群眾參與到巡察工作中來。
“對村(社區)開展政治巡察要劍指基層‘神經末梢’。”巡察進駐鄉鎮后,該市根據人員情況,認真搭配分組,每個大組里面分為若干小組,分別深入村(社區)開展巡察工作。各巡察組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認真分析研究近年來市、鄉(鎮)紀委查處的村(社區)蠅貪、蟻腐問題,重點巡察基層黨支部加強政治建設、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雙推進”、村級“三資”管理、執行民主集中制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等方面的情況,采取1天一分析,2天一匯報等方式,及時溝通巡察發現問題,研究確定下步巡察工作措施。
“如果沒有黨組織的關心,我們苗族村現在水、電、路都不通,特別是通過巡察整改后,我們村的變化更大了。”在對碧城鎮西山村黨總支開展巡察整改回訪評價時,象山村村民小組組長對回訪人員說道。
群眾利益無小事。該市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對村(社區)開展全覆蓋巡察,推動了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整頓提升,解決了一批涉及產業結構調整中拖欠農民群眾土地承包租地款問題,扭轉了一批涉及侵占挪用村集體資金資產的問題,推動實施了一批群眾關切的飲水、溝渠、路橋、污染治理等民心工程,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基層治理成效。
同時,針對巡察發現的問題,該市通過巡察整改專項監督檢查、聽取巡察整改情況匯報等方式,不斷強化鄉鎮黨委和村(社區)黨組織巡察整改責任的落實,做實村(社區)巡察“后半篇文章”。截至目前,已督促完成問題整改1336個,整改率達100%。移交問題線索86件89人,其中,涉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問題14個,其他黨員干部75個;立案查處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9人;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46個,完成邊巡邊改問題57個。
“巡察不是一陣風,必須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讓震懾常在、利劍高懸。”該市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將緊扣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聚焦涉農補貼發放、扶貧幫困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緊密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開新局做貢獻”實踐活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工作,進一步深化巡察“回頭看”,對常規巡察發現問題進行跟蹤問效、跟蹤督辦,推動村(社區)巡察發現問題真改、實改、改徹底。(李媛娟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