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以“三嚴”一體推進“三不”

發布時間:2021-01-24 08:57:04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2019年以來,面對“越往后執紀越嚴”和“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反腐高壓態勢,昭通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定不移地遵循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斗爭基本方針和重要方略,積極創新探索路徑、統籌同向發力,深化標本兼治、提升總體功效,減存量、遏增量取得明顯成效。

一、持續淬煉高壓“反腐劍”,堅持一查到底,著力“拔爛樹”“治病樹”,以嚴懲彰顯“不敢腐”的震懾

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查不遺罪、懲不漏人,懲必到位、治必有效,嚴厲懲治、形成震懾,讓意欲腐敗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壯士斷腕“拔爛樹”,深挖徹查有影響、有震動的大案要案,嚴懲貪污賄賂、非法侵占、濫用職權等職務違法犯罪,成功審查起訴市委政法委原常務副書記胡波、交投公司總經理陳平、威信公安局原政委余發鵬等系列重大職務違法犯罪案件,使用留置措施75人(縣處級7人、鄉科級27人、一般干部6個、其他人員35人)、移送司法機關72人。整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果斷打掉鎮雄袁忠文、巧家張自勇、大關馬孝勇、永善李永平等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決不允許其橫行鄉里、欺壓百姓,侵蝕基層政權。祛邪防變“治病樹”,筑牢樹林交叉感染“防護墻”,查處違背黨的政治路線、破壞黨內政治生態等問題35件42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78件155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57件111人;深入救治扶貧領域“病樹”,查處扶貧領域問題433個945人,問責單位19個;發揮巡察利劍作用,直插基層“神經末梢”,通過“四不兩直”走訪群眾、微信掃碼接收信訪等方式查找問題線索,完成32個鄉鎮293個村“巡鄉帶村看縣”專項巡察,移交問題線索183條,黨紀政務立案處分10人;不一棒子打死,引導問題干部“迷途知返”,對不實舉報“面對面”予以澄清保護,主動投案8人、主動交代問題147人、澄清正名43人;防止問題干部病毒細胞擴散,處置問題線索4205件,立案1400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402人。提升案件質效,出臺“兩個提前介入”“一案一整治”等8項案審相關制度,組建由公安、審計等17個單位33名業務骨干組成的咨詢專家庫,“向外引智”提供案件辦理意見,案件申訴率為“零”。

二、持續織密帶電“監督網”,堅持一控到底,著力“勤澆水”“正歪樹”,以嚴管扎牢“不能腐”的籠子

加強對“一把手”的全方位監督,堅持關口前移,變事后被動監督為事前、事中主動監督,讓監督對象時常感到監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和總有一雙眼睛在盯著,消減甚至打消意欲腐敗的念頭。督促上級“一把手”延伸抓下級“一把手”的監督,從“重點工作、重大項目”入手,全過程監督管控到底。出臺《加強政治監督工作暫行辦法》《領導干部“八小時外”監督管理辦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實施辦法》《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實施辦法》等13項干部監督管理制度,讓意欲腐敗者無機可乘、無縫可鉆,確保權力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把咬耳、扯袖、紅臉、出汗作為監督執紀的重要手段,出臺《昭通市紀委實施談話函詢暫行規定》,積極發揮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的警示懲戒、教育挽救作用,輕微違紀“露頭就打”“觸線就查”“逢錯必究”,防止“輕癥”轉化為“重癥”,運用“四種形態”處理5353人次。出臺《昭通市黨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述廉的實施辦法》《昭通市關于縣(市、區)、市直部門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向市紀委常委會專題報告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情況的工作意見》《昭通市監察委員會向政府重大投資項目派駐監察專員實施辦法》《昭通市監察委員會特約監察員工作辦法》等9項日常監督管理制度,擴大織密紡牢監督制度籠子,逐步消除監督空白地帶,對32名縣(市、區)黨委及10個市直重要部門黨組織負責人述責述廉和主體責任專題報告,強化對“關鍵少數”的監督,壓緊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三、持續筑牢堅固“防護墻”,堅持一抓到底,著力“清流毒”“修生態”,以嚴教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注重警示教育和人文關懷,增強自律和底線意識,促使監督對象內化養成廉潔自覺。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組建“黨課開講啦”宣講隊,8名宣講員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用“片中人”警醒“觀片人”。將“三不”理念融通案件辦理全過程,統籌審查調查和監督檢查力量,充分運用懺悔書、監察建議書,召開案件剖析會、部門約談會、專題民主生活會等措施,打牢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基礎。在巡察中把政治監督與黨性教育、紀法教育、思想教育結合起來,開展座談會146次、談心談話1100人次,督促被巡察黨組織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在政治體檢中得到警醒、受到教育。堅持“公開通報”“一律曝光”,讓通報對象“丟面子”和增強“羞恥感”,避免再犯錯誤。以通報曝光為反面教材,促使其他黨員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反觀審視自己,為正在腐或想要腐者治“未病”,警示警醒其知止知恥和懸崖勒馬,開展任前廉政談話378人次,組織觀摩庭審、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1284場次。以釘釘子精神不歇腳,鍥而不舍抓作風反腐敗,落實落細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動輒則咎,一旦發現小問題小毛病,立即介入處置,及時扯袖函詢和談話誡勉,不搞“放水養魚”“以案養案”,更不搞“秋后算賬”。以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堅決一并鏟除“四風”土壤、“黑惡”土壤和污染底泥,壓減腐敗生存土壤,有效遏制腐敗增量。督促各級各部門結合實際、突出特色,挖掘鄉土廉政文化正能量因子,打造廉政文化宣傳媒體平臺,開展家教家風創建評比活動,高頻次組織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專題片,發揮廉政文化引領作用,營造崇廉拒腐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