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做深做實紀律教育 筑牢“不想腐”基石

發布時間:2021-02-02 08:37:36   來源:大理州紀委監委

開展紀律教育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助推管黨治黨標本兼治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大理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作出的重大部署,在推進不想腐時,既用好施藥動刀的治病之法,又用好固本培元的強身之舉,不斷深化紀律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正心修身、涵養文化,筑牢思想防線、嚴守為政之本,推動政治生態不斷凈化、持續向好。

一、落實責任,壓實“頭雁”教育

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將紀律教育貫穿工作始終。大理州堅持將縣市和部門開展紀律教育的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對重視不夠、落實不力的,進行嚴肅通報和處理。州委領導班子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帶頭接受警示教育、帶頭講授廉政黨課、帶頭開展談心談話、帶頭學習貫徹黨規黨紀,并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崗位的黨員干部開展紀律教育提出精準要求,充分發揮出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全州各級黨組織把嚴管厚愛理念貫穿始終,針對黨員干部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教育,針對重復出現的問題反復教育,既做到常抓不懈,又做好跟蹤問效,不斷深化紀律教育效果。2020年以來,大理州扎實開展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應知應會知識測試,并要求“一把手”將測試成績寫入年度個人述責述廉報告。

充分履行監督責任,將紀律教育融入日常監督。把監督指導開展紀律教育與履行日常監督職責緊密結合,抓在日常、嚴在經常,推動各級各部門常態化、制度化地開展紀律教育。州紀委州監委領導班子、相關監督檢查室、派駐機構,圍繞各階段學習重點,將聯系縣市、部門開展紀律教育的情況作為監督內容,對學習貫徹落實各項黨紀法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將發案單位結合存在問題開展干部職工紀律教育的情況,圍繞授權、用權、控權等環節查缺補漏、完善制度的情況,作為一項重要整改內容開展監督檢查,不斷深化以案促改。

二、固本培元,突出黨性教育

堅持導向正確,凝聚共識。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重要論述,積極協同本級黨委加大對黨性原則、黨性修養、黨性教育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突出方式創新,深觸靈魂。緊扣時代脈搏、緊跟發展大勢,著力提高黨性教育的時代性、針對性和感染力,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確保學習原汁原味,將黨性修養的標準和尺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實加強黨性修養的自覺性;通過交流討論,讓黨員干部結合實際把個人擺進去,談黨性、談修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提高參與度;通過觀看微視頻、講授微黨課,學習先進典型和反面案例,提升感召力。在黨性教育體驗度、鮮活性不斷增強的帶動下,力求讓廣大黨員干部學而懂、懂而信、信而用,真正觸及思想、震撼心靈。

強化資源整合,注重實效。充分發揮教育、協調功能,與組織、宣傳、黨校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將紀律教育列為全州黨員領導干部教育的重要“必修課”,以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識教育、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廉潔教育、忠誠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為主要內容,形成紀律教育多部門聯動的格局,聯合開展好黨性教育。以各類宣講、培訓、活動為載體,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守正道、堅守原則、堅守規矩,把黨性教育的成效體現在日常工作和洱海保護治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掃黑除惡懲腐打傘等重點工作中,使干部作風更加務實高效,思想認識更加“透徹明亮”。

三、以案為鑒,做實警示教育

上下聯動,建好警示教育陣地群。按照“正面宣傳與反面警示相結合、以案例警示為主”的要求,形成了以大理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為中心,祥云、巍山、鶴慶、南澗、漾濞5個縣配合補充的基地分布格局,警示教育質量和成效不斷提升。2019年以來,全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先后有6萬余人到各級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其中大理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接待人數達3.4萬余人。與此同時,建立了警示教育基地管理制度和定期改版常態化機制,及時收錄更新典型案例,優化完善展區展板和“聲光電”設置,提高講解人員能力素質,通過及時權威的內容更新、分層分類的案例展示、客觀生動的內容講解、全面覆蓋的廣泛參與,讓以案為鑒、警鐘長鳴的警示教育效果長久地留在干部心中。

盤活資源,增強警示教育針對性。深入挖掘全州各級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件,連續5年組織編寫《大理州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錄》系列讀本向全州縣處級及以上領導干部免費贈閱,拍攝警示教育片《權利的迷途》和《懲腐打傘大理行動》;加大對典型案例的通報曝光力度,在“網微刊”開設欄目,及時發布州內審查調查信息、典型問題通報以及典型案例剖析;積極組織力量對州內重大典型案例進行深度剖析報道。運用好中央和省級警示教育資源,征訂發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省紀委省監委編印攝制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震撼性的警示教育書籍和警示教育片,充實進警示教育資料庫,不斷滿足全州各級各部門多方式開展警示教育的需求。

抓實整改,確保警示教育見實效。以開展警示教育破題,注重從源頭上找原因、建制度、堵漏洞、補短板,針對發案單位暴露出的問題,要求其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方案,明確需要整改的問題、整改措施、整改時限、整改責任等,并對整改落實跟蹤督辦,推動發案單位在從嚴管黨治黨、規范權力運行等方面實現明顯改進,倒逼發案單位黨組織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充分發揮“查處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整改一類問題,完善一套制度”的作用。

四、以點帶面,深化紀法教育

廣泛宣傳,營造學用濃厚氛圍。充分運用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網微刊”等媒體平臺,在及時推送黨紀法規知識的基礎上,推出“學習”“資料庫”“紀法小課堂”等欄目,梳理權威知識點,為黨員干部學習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結合新頒布的黨紀法規,在全州內組織“監察法宣傳月”“送紀下鄉”等活動,紀檢監察干部走上街頭,向群眾宣傳黨紀法規知識。為面向黨員干部和基層群眾開展更加通俗易懂的紀法宣傳教育,在全州范圍內挑選語言表達能力強、紀法知識豐富的專業人才,組建廉政宣講團,根據需要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形勢任務、黨紀法規宣傳闡釋開展宣講。

精準施教,確保教育不走過場。為確保紀律教育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大理州聯系不同群體黨員干部的實際,加強分類指導和教育。緊盯“關鍵少數”,以學習貫徹新頒布的《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為契機,在全州范圍內開展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應知應會知識測試,以閉卷形式對8部黨紀法規進行測試,全州共1.2萬余人參與,8878名“一把手”參考;對擬提任的縣處級領導干部進行任前廉政談話和廉政知識考試,提醒擬提任干部在新崗位上開好頭、起好步,增強廉潔從政的意識。抓牢“絕大多數”,在全州范圍內開展黨章黨規黨紀知識競賽,促進全州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黨內法規,自覺做到依紀依規辦事,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良好氛圍。

多向借力,拓寬教育深度廣度。大理州緊緊圍繞形勢任務和學習重點,在用好中央和省級各類紀法教育資源上下好功夫,第一時間在紀檢監察網站、微信公眾號上轉載上級要求,及時征訂發放各類黨紀法規和紀檢監察業務學習書籍和學習視頻資料,連續多年組織全州黨員干部觀看重要警示教育片,為全州各級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法教育提供豐富的資源。與此同時,將學刊用刊作為提升紀法教育深度和廣度的有效舉措,充分發揮報紙期刊在理論指導、業務解疑、借鑒經驗方面的作用,不斷推動教育走深走心走實。

五、以文化人,加強廉政教育

因地制宜,打造廉政教育品牌。不斷發掘大理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文化中的廉政資源,系統地對大理歷史廉政文化遺存進行挖掘整理,出版發行了《大理廉政鏡鑒》,多方做好推廣,為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寶貴資源。善于從全州紀檢監察工作實踐中捕捉和挖掘廉政故事,通過廉政公益廣告、動漫視頻、網絡微信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增強廉政教育的親和力、影響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修身齊家、公私分明,培育政治氣節和政治風骨。

豐富活動,激發廉政文化活力。把廉政教育向各地區各領域延伸,積極開展廉政文化“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各類“六進”活動。全州各地因地制宜,通過廉政文化上墻、創作廉政文藝作品等方式宣傳廉潔理念。如,大理市將新修訂條例改編為白族大本曲,賓川縣金牛鎮建設“家庭、家風、家教”文化宣傳長廊,彌渡縣開展“唱好廉政文化戲,跳紅黨風廉政燈”花燈文化活動等,在全州大力弘揚崇廉拒腐的清廉文化,努力營造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政治新氣象。

同抓共建,弘揚廉潔文明家風。結合全州“三個一”活動的開展,采取上級訪下級、領導訪干部、一層訪一層的方式,全面了解領導干部的思想、家庭、生活狀況,及時發現和解決領導干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通過組織開展黨員干部家屬“座談會”“懇談會”“家風教育大家談”等形式,讓家屬了解單位工作環境、工作性質和內容等,并將嚴管和厚愛的要求延伸到干部家屬身上,引導干部和干部家屬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全州近一萬名干部接受了廉政家訪。州紀委州監委聯合州委宣傳部,由大理電視臺深入挖掘本地歷代先賢、各少數民族、革命先輩、先進模范家風家教故事,拍攝了《大理照壁上的家風文化》宣傳專題片,讓照壁上的家風家訓走進尋常百姓家,滋養千家萬戶,營造家風好、民風純、黨風正、政風清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