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省審計廳紀檢監察組:創新載體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發布時間:2021-02-14 08:22:57   來源:駐省審計廳紀檢監察組

近年來,特別是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以來,駐省審計廳紀檢監察組探索一體推進“三不”機制,以滴水穿石的勁頭狠下繡花功夫。結合審計部門外出審計任務重、時間長的工作實際,在省審計廳內網開辟《廉政課堂》專欄,共編輯116期,通過“走心提醒”,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信仰宗旨、理想信念、法治意識等方面的教育,督促領導干部堅定法治信仰和理念,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規則意識和輿論氛圍,持續筑牢審計干部“不想腐”思想防線,進一步推動派駐機構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用好廉政課堂載體,以案明紀知敬畏,典型案例正人身。著力發揮警示教育的震懾引導作用,對審計系統違紀違法問題帶有一定普遍性的典型案件進行梳理,編制了《審計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警示錄》通過《廉政課堂》進行推送,釋放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信號。通過典型案例剖析,深刻揭示違紀違法干部如何從有能力、有作為的黨員領導干部,逐步喪失理想信念,心理扭曲失衡,無視紀律規矩,一步步墮落為用權任性、貪欲膨脹的腐敗分子的思想根源和心態軌跡,警示教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引以為戒,從典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訓,知敬畏、明底線、受警醒。

用好廉政課堂載體,權威解讀答疑惑,紀法知識常更新。通過《廉政課堂》持續推送《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等黨紀法規權威解讀,加強審計系統黨員領導干部法治教育,培育法治和規則意識,強化法治的教化和指引功能,樹立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破除“權大于法”等錯誤認識,牢固樹立有權力就有責任、有權利就有義務觀念,強化規則意識,讓黨員領導干部進一步明確,法治的精髓在于依法治官而非依法治民,依法治權而非依法治事,依法治自己而非依法治他人,從而自覺遵守權力的法律界限,切實增強審計人員自覺守法、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2020年推送了《疫情防控中哪些行為涉嫌違紀違法犯罪》《五個行動阻斷疫情傳播》等疫情防控提醒文章,督促駐在部門黨員干部緊繃防疫之弦,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同時,推送多篇勤儉節約評論文章,倡導將勤儉節約的精神牢記于心、付諸于行,督促駐在部門黨員干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自覺按黨章黨規辦事,爭做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表率。

用好廉政課堂載體,廉文推薦樹榜樣,引領前行指方向。通過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廉潔內涵,把培育廉潔價值觀融入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法治教育培訓中,進一步增強廉潔文化建設的感染力、滲透力和傳播力。駐省審計廳紀檢監察組注重收集榜樣故事,《諫太宗十思疏》《人民公仆焦裕祿》《甘當脫貧孺子牛——記怒江州蘭坪縣審計局副主任科員李貴宏》等廉政文章,通過《廉政課堂》載體成為審計干部的精神食糧,通過緊緊抓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不斷加強審計干部黨性修養和品德修養,增強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忠誠履行職責,達到以“典型”為鏡“查不足”,以“典型”為鏡“重提升”,以“典型”為鏡“樹標桿”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