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出自韓愈《五箴》,意思是說:人最大的憂患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過失。既已知道自己的過失,不能改正就是沒有勇氣。
2月10日至2月24日,省紀委監委連續15天對公安機關移送的黨員、公職人員涉嫌違反社會治安管理秩序問題進行集中通報曝光,廣大網友留言點贊,各級媒體爭相報道,刮起了“全民糾風”浪潮。2月25日,《別讓“杯聚”成“悲劇”》準時在“清風云南”微信公眾號推出,鏡頭下的當事人無不對所犯錯誤悔恨、自責、愧疚。透過他們反躬自省,黨員、公職人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應以德配位、紀位相符、言出必行。
須“以德立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總書記的講話,為黨員干部提供了價值坐標。“位”靠什么來承載?“德行”當仁不讓。黨員、公職人員需以德領才,進德修業,把理論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常用精神之鈣“強健”自己,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刻印在心里,自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始終做到“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行影響和感染身邊人,進而成為群眾信得過的人。
須“以紀修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要筑牢思想防線,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做政治信念堅定,遵規守紀的明白人。”總書記的講話,為黨員干部畫出了紀律紅線。干部怎么干,群眾怎么看,每位黨員都是黨的形象代言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關乎著黨的形象。每一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是人民的公仆,肩負著為人民謀幸福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使命。不論身為黨員還是公職人員,都是光榮的,但這個榮譽要用責任、擔當來維護,要用模范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黨紀黨規來維護,帶頭堅守紀律紅線、守好道德高線、守好規矩底線,以模范表率作用讓人民群眾看出自己身上的“與眾不同”,進而成為群眾可信賴的人。
須“以行踐言”。“我們黨最講認真,言必行,行必果,說到做到。”“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說一尺不如行一寸,身為黨員、公職人員,無論在何崗位,是大舞臺還是小舞臺,都應該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多到群眾身邊、了解群眾生活、體察群眾困難。以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在風雨中擔起責任,經歷風雨洗禮,不以事急而難為、不以事難而怕為,始終迎難而上,淬煉干事本領,成就一番事業,進而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黨員、公職人員有過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故犯、既知不改。承認錯誤固然需要勇氣,但不要以為承認錯誤就掉了身價、丟了面子,而是應該在受處分后“知恥而后勇”,既要深刻認識錯誤,堅決改正錯誤,又要滌凈灰塵再出發,用實際行動完成“有錯”到“有為”的跨越。(羅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