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單位+家庭”聯動發力 消除“八小時外”監督“空檔”

發布時間:2021-11-25 16:00:15   來源:紅河州紀委監委

近年來,紅河州紀委監委積極探索紀檢監察干部“八小時外”監督約束機制,通過開展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情況調研、分類細化管理干部、建立“單位+家庭”齊抓共管機制等方式,抓早抓小,嚴管厚愛,著力提升干部日常監督管理溫度和質效。

該州紀委監委制定干部隊伍調研方案,由州紀委監委組織部、機關黨委牽頭,深入干部所在部門、專案一線和“捆綁”聯系單位,對州紀委監委54個部門200余名紀檢監察干部進行全覆蓋調研了解,重點了解其工作、紀律作風、監督指導等情況。同時,通過干部本人的“自畫像”,全面聽取干部對自身和自己熟悉的干部的評價,多維度為干部精準“畫像”。

“我們結合干部調研情況、崗位職能職責、干部培養方向等,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將整體評價好的干部納入后備人才庫管理,對個別與崗位適配度低、未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干部及時進行調整。”州紀委監委組織部負責人說道。

為進一步釋放干部隊伍管理效能,該州紀委監委印發梳理排查廉政風險點和制定崗位風險預警防控措施的通知,組織全體紀檢監察干部從工作崗位職能職責、權力特點出發,梳理排查廉政風險點,并按高、中、低三個等級填寫《個人崗位廉政風險防控登記表》,制定切合崗位實際的風險預警防控措施。由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及時梳理排查干部中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按照“關注關心類”“加強督促類”進行歸類,分列出問題清單,反饋分管領導、部門負責人,強化關心關愛,幫助整改。

針對調研、廉政風險排查出的問題,該州紀委監委向紀檢監察干部家庭進行反饋,引導干部家屬成為家庭“紀檢委員”,發揮貼身監督作用。同時,結合干部分類情況,因人而異制定家訪方案,由“一把手”帶頭,分層分類逐級開展家訪活動。在家訪中,家訪領導既向家屬了解干部生活、社交、思想動態等情況,又向家屬反饋干部的職責分工、工作表現,告知崗位風險點及日常暴露出的“小毛病”,讓家屬加強對干部的監督提醒,避免“小毛病”變成“大錯誤”。家訪領導與干部家屬互留聯系方式,及時雙向溝通紀檢監察干部工作、生活中的情況,形成齊抓共管合力。

此外,該州還以家庭助廉活動為載體,組織紀檢監察干部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干部家屬強化廉潔齊家意識;組織開展“家風建設大家談”,邀請紀檢監察干部家屬就如何建立好家風、如何發揮家庭監督提醒作用進行交流,向干部家屬發出廉政倡議書,引導干部家屬當好“廉內助”,筑牢家庭廉潔防線。

“只有自身過硬,才能挺直腰桿去監督執紀問責。我們把‘八小時外’的監督作為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任務,通過‘單位+家庭’齊抓共管的方式,逐步實現監督全天候、全時段、全覆蓋,讓紀檢監察干部謹記紀律和規矩沒有‘休息日’。”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馬艷莎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