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叢中鳥語花香,夏日佤山生機盎然。走進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班洪鄉下班壩村,整潔寬敞的村中小道,綠樹成蔭,繁花似錦,黃墻紅瓦的佤族民居掩映其間,游客服務中心、農產品展示中心、玻璃棧道觀景臺等設施一應俱全。
“總書記勉勵我們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我們充滿了干勁!”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老支書之一尼紅,想起接到回信當天的情形依然激動萬分。
近年來,臨滄市紀委市監委在認真實施“清廉云南”建設的基礎上,結合臨滄實際,拓展開展“7+1”專項行動。“7”是省紀委省監委統一部署的“七個行動”,“1”是監督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給滄源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三個示范區”建設各項決策部署在臨滄落地生根。
與下班壩村一樣舊貌換新顏的抵邊村寨,是臨滄市紀委市監委“7+1”專項行動的最好成效。這些村寨以建設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為突破口,結合“清廉村居”建設,不斷加快全村民居房、基礎設施建設,脫去了“老少邊窮”的舊貌,變成了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站在勐董鎮永和新村,憑欄遠眺,滄源縣城全景盡收眼底。村民積極發展生豬養殖、水果種植、鄉村旅游,初步計算,僅種植項目,豐產期每年可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00萬元以上。“佤語宣傳小分隊”走村串寨,通過入戶送學、現場解答的方式,用佤語講政策、釋法規、訪民情、察民意,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暢通群眾監督渠道,保證了村級事務決策、實施的公開透明。龍乃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趙愛軍正與村干部研究疫情防控政策宣傳,去年下半年以來,他們沿著邊境線,往返于河谷和山頂,守護邊境疫情防控安全。一村一寨用實際行動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踐行在臨滄大地上。
實踐路上,臨滄市紀委市監委以監察利劍直指關鍵領域。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定位,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聚焦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把對“四個不摘”政策落實情況作為重點監督內容,監督壓緊壓實責任,保障幫扶力量不撤,扶持政策不變,通過統籌用好全市紀檢監察力量,靈活運用監督執紀、派駐監督和縣鄉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聯動機制,走村入戶開展“大走訪”,著力發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落實惠民富民政策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
面對超過300公里的邊境線巡防壓力,臨滄市紀委市監委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專項監督機制,組成疫情防控專項紀律檢查組,對核酸檢測、社區防控、物資保障等重點工作、重要環節加大檢查抽查力度,壓緊壓實疫情防控責任鏈條,督促有關地區、職能部門單位切實按照疫情防控任務分工和操作規程,排查防控漏洞,落實落細防控措施,筑牢邊境疫情防控屏障。
同時,刀刃向內,臨滄市紀委市監委堅持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同步推進,持續提升臨滄紀檢監察干部的履職擔當能力。制定紀檢監察干部監管主體責任暫行辦法,全市8縣(區)紀委監委都單獨設立了紀檢監察干部監督機構,以確保自身忠誠干凈擔當。
踏上新的征程,奏響佤山幸福之歌,臨滄紀檢監察鐵軍將以鐵的紀律和過硬的作風護航臨滄高質量發展。(殷潔 黃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