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辦公室面積25.6㎡。”
“有幾個人在這間辦公室辦公?”
“3個人,在辦公室門前都作了公示。”
這是古城區紀委監委專項監督檢查組在某單位進行辦公用房專項整治時的一段對話。
近期,古城區紀委監委圍繞“清廉麗江”建設7個專項行動,緊盯“四風”問題新動向、新表現,緊貼監督工作任務清單,從違規配備使用公車、收受禮品禮金、發放津貼補貼等“小切口”入手,組成六個專項監督檢查組,變“單兵作戰”為“聯合作戰”,定人定責定時限,“地毯式”開展各類專項監督檢查,以“小切口”整治“大問題”。
本次聚焦辦公用房違規“小裝修”、面積“小超標”、整改“小變通”等10個方面具體問題開展的監督檢查就是專項行動的一項內容。監督檢查組自備測量工具,對各單位辦公用房面積進行實地測量,現場反饋測量情況,確保精細到“幾個人”、精準到“幾平方米”。
監督檢查組通過實地測量及詢問發現,仍有部分單位存在辦公用房使用面積超標準、一人占用多處辦公用房、只見辦公桌不見辦公人等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監督檢查組按照“施工圖”開出“整改維修單”,標明整改時限,要求存在問題的單位壓實責任,在規定時間內整改清理到位。同時,督促提醒未發現問題的單位以此為契機,舉一反三,不斷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確保作風建設的相關規定執行到位、落地生根。
該區各派駐紀檢監察組充分發揮“近身”監督優勢,督促各鄉鎮(街道)、縣直單位對照15個監督檢查重點,按照“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要求,進行“自我診斷”,開出“初診建議書”。根據前期“診斷”情況,啟動“室組地”協調聯動機制,統籌各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街道)紀(工)委等各方力量成立“專家組”,聯合“把脈會診”,開具最終“診斷結果報告”。按照結果報告,各單位結合自身存在問題認真開展“診治”。此次專項監督檢查共發現問題11個,目前整改完成9個,開展提醒談話7人。(王元春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