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本《政商交往手冊》,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給相關部門發出邀請函了。”近日,在羅平縣紀委監委組織召開的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政商交往評議會上,云南羅平某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道。
為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今年6月,羅平縣紀委監委印發《政商交往手冊》,以“致全縣企業家的一封信”為開篇,囊括符合本地實際的10項26條“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列出28條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明確4種舉報方式,從法律、政策、行為規范等方面為優化營商環境“增色提效”。
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是首要。今年以來,羅平縣紀委監委聚焦政策落實不到位、以權謀私、吃拿卡要等破壞營商環境、干擾市場正常秩序等違規違紀違法問題,成立優化營商環境治理專班,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治理行動。
專項整治工作中,該縣紀委監委為政企雙方“量身定制”了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以“15個可以”“13個不可以”規范公職人員與企業交往行為;定期組織召開“親”“清”政商交流會,簽訂“廉潔承諾書”,持續開展以案說紀、以案說廉警示教育活動、“清風話語”廉政宣講活動,引導全縣廣大干部職工樹牢廉潔意識、守住清廉底線。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構建“室組地”聯動機制,通過一線監督、縣鄉二級審查,針對問題線索建立健全工作臺賬、實施動態監督,構建從問題線索到案后整改的工作閉環,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積極推行服務企業“三項制度”,全力打造“審批不見面、辦事不求人、無事不打擾”的營商環境;結合“清廉羅平”建設工作,多舉措推動打破“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阻礙政商交往的隱性門檻;開通信訪舉報“綠色通道”,優先受理、處置涉及損害營商環境的信訪舉報件;堅持對破壞營商環境行為“零容忍”,著力破解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的“堵點”“卡點”“難點”,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打造‘親’‘清’政商關系,需要政企一心、凝聚合力,真正做到各安其道又并行不悖,有交集而無交易。”羅平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將繼續通過“小切口”“近距離”“大縱深”的監督方式,切實提升監督治理效能,以精準有效的監督為全縣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保駕護航。(祿鵬姣 || 責任編輯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