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群眾實名舉報,反映太河社區書記太某對其宅基地不予審批的問題。經查證核實,反映問題失實,特此澄清。希望有關同志放下思想包袱、消除顧慮……”聽到這句話,太書記卸下了心頭重負。
這是發生在西山區前衛街道紀工委澄清反饋大會上的一幕。反饋大會還現場宣傳了信訪工作條例,引導群眾正確行使舉報權、實事求是反映問題。
今年以來,西山區紀委監委深入開展“澄清正名激勵擔當作為”集中行動,對去年以來的失實信訪件開展梳理,確保不實檢舉控告件“應澄盡澄”,通過“精準澄清+常態監督+暖心回訪”,堅決防止“一澄了之”。
“據統計,失實舉報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征地拆遷、集體資產等方面。我們建立‘承辦部門核查申請、信訪部門研判申報、委領導商定審批’的工作機制,層層研判,最終確定澄清名單、澄清方式、澄清程序及對誣告行為查處等問題,為黨員干部合法權益立起紀法‘保護墻’。”區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說。
該區采取“精準澄清”方式,精準研判排查,充分征求被反映人意見,避免造成“反效果”。準確區分不實舉報和誣告陷害行為,對惡意舉報、誣告陷害、散布謠言者,依紀依法追究責任,從嚴懲處。加強日常監督,按照“清廉西山”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建立由信訪室牽頭負責、承辦部門具體實施、案管室配合的分工協作機制,采取現場督導、電話督促、工作提示函等措施,每季度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截至目前,已開展澄清正名10件11人。
“有溫度的監督,不能止于澄清。我們還制定個性化暖心回訪方案,一對一解心結,做好澄清正名‘通篇文章’,讓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騰出精力干事創業。”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陳思思 蔡麗 || 責任編輯 王云菲)